3月5日,大方縣迎來新一輪降溫,但位于經濟開發區的畢節市農投菌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卻忙得熱火朝天。
“今天我們要送1500件食用菌到云南。”畢節市農投菌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馬布平介紹,這批食用菌價值10余萬元,包含鹿茸菇、白參菌和金耳三個品類,一大早工人們就各自投入崗位緊密協作,力爭在當天凌晨前將食用菌送達目的地。
“我們公司的食用菌品質好,味道佳,吸引了10多個經銷商與我們簽訂供銷合同,現在公司天天滿負荷生產,預計一季度產值能突破3000萬元,實現開門紅。”公司董事長李盡平告訴記者。
該公司食用菌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東西部協作的有力支持。
2022年,為強化食用菌產、學、研融合,在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畢節工作組的聯引支持下,畢節市農投菌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山大學達成合作,成立中山大學—畢節農投生物科學聯合研究院。同時,該公司還獲得廣州東西部協作資金300萬元,用于采購研究院的科研設備和建設生物有機肥生產線。
科研設備和生物有機肥生產線的加持,讓該公司在白參菌應用功能研究、白參菌多糖提取、菌種馴化、品種鑒定以及白參菌深加工、廢棄菌棒再利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實驗室完善的科研設備,為我們研發新品種菌類提供了有力支撐。從基因測序解析菌類的遺傳密碼,到無菌操作臺上進行精密的菌種分離與培育,每個設備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馬布平感觸很深地說。
2023年,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主要生產鹿茸菇和白參菌的畢節市農投菌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決定攻關新的菌類品種。
李盡平帶領團隊調研后,選定了有市場前景且適合公司生產線的金耳。他們利用實驗室完備的科研設備展開試驗,歷時半年成功量產金耳,目前日產量達2噸,由于金耳市場反響良好,團隊決定繼續擴大生產量。
“東西部協作的支持,讓我們有了更多研發的底氣,公司的效益也因此蒸蒸日上。”馬布平坦言,今年公司的年產值有望創新高。
該公司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是東西部協作的生動注腳。
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畢節工作組大方小組組長,大方縣委常委、副縣長賴吉珂表示:“接下來,我們將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機制和天河區在資金、技術、人才等領域的優勢,持續推動大方產業在業態升級、產品開發、品牌建設、推廣銷售、融合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