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吃蘑菇營養好能防病


    【發布日期】:2025-01-19  【來源】:生命時報官方網站
    【核心提示】:本文探討了食用菌(菌菇)的營養價值、歷史地位以及在中國農業和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文章指出,菌菇因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無膽固醇等特性,被譽為“菜糧”,并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視為“廣義的糧食”。中國是最早利用菌菇的國家之一,如今食用菌產業已成為種植業領域的第五大產業,占全球產量的75%以上。文章還詳細介紹了菌菇的營養優勢,如多糖的免疫調節作用、獨特氨基酸的防癌效果,以及不同菌菇的特定營養成分(如維生素D、膳食纖維、維生素C等)。此外,文章還討論了菌菇的烹飪方法和食用注意事項,強調了避免誤食野生毒蘑菇的重要性。

    在黑龍江省拜泉縣興國鄉食用菌產業園區,工作人員在采摘滑子菇。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

    受訪專家

    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保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 劉宇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金暉

    生命時報記者張炳鈺

    中國人將一日三餐稱為“飯菜”,也就是菜和糧,但有類叫“菌菇”的蔬菜十分特殊。聯合國糧農組織在“糧食英雄”評選中將其視為“廣義的糧食”,并提出“一葷一素一菌菇”是21世紀人類最佳飲食結構。關于蘑菇益處的研究非常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近期一項涉及60萬人的大型研究又提出,食用蘑菇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相關。

    從古代“菜糧”  到現今第五大產業

    古人創造“菌”字時,或許認識到它的糧食屬性,將代表糧倉的“囷”放在“草叢”下,意指“草里藏的糧食”。我國是最早利用菌菇的國家,在食品、醫藥等方面有很多記載,東漢末年的《神農本草經》論述了12種真菌藥物及其藥性;唐代《四時纂要》寫明了種植技術;宋代有了第一部食用菌專著《菌譜》。

    菌菇的學名是“食用菌”,在蔬菜中自成一派,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卻有著菜的膳食纖維、肉的高蛋白,且只要有菌種就能種植,不受氣候、空間限制,周期短、產量高,飽腹感強,堪稱“菜”“糧”兩吃。歷史中,菌菇一度成為“應急糧”,清代中期云南頻發饑荒瘟疫,百姓吃菌菇保命。國外食用菌菇的歷史也較早,古羅馬人將菌菇列為“上帝的食品”,只能在節日享用;古希臘人認為,吃菌可提高士兵戰斗力。

    當下,全球人口都講求高質量發展,涉及到營養,人類對蛋白質的需求量相應也大幅增加,菌菇有成為新的蛋白替代源的可能。即使在荒漠化、石漠化、鹽堿化的土地上,或僅依賴植物秸稈、枯木,菌菇均可成活,還可反過頭來修復土壤,做到了“五不爭”: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產業爭資源。早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把食用菌列入優勢特色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樹立大食物觀,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曾特地在糧、油、肉、蛋、奶、果蔬之后加了“菌”字。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進一步提出“開展優良菌種等種源攻關、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開發食用菌食品”。

    從古至今,國人從認識到采摘、食用,再到人工栽培,如今我國食用菌已成為種植業領域第五大產業,占全世界食用菌產量的75%以上,菌菇正在充實國人的“糧袋子”“菜籃子”“肉盤子”。營養全面的“素肉”

    俗話說,吃四條腿的牛羊肉,不如吃兩條腿的雞鴨肉、沒有腿的魚肉,還有一條腿的“素肉”——菌菇。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保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劉宇表示,菌菇之所以被稱為“菜糧”,與“1高2低2無4多”的營養特點有關,即高蛋白,在蔬菜中蛋白質含量較高;低脂肪,鮮蘑菇的脂肪含量常在1%以下;低糖;無膽固醇,無淀粉;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膳食纖維,營養全面,在防病方面有獨特優勢。

    多糖是“多面手”。食用菌富含多糖以及生物活性物質,比如蘑菇多糖、銀耳多糖、香菇多糖,有助調節免疫,提高抗病毒能力。研究顯示,香菇多糖具有抗腫瘤活性;木耳多糖可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銀耳多糖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助穩定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健康。在當下呼吸道感染高峰期不妨多吃點菌菇,尤其是一老一小,建議一周吃2~3次,每日菌菇攝入量達到70克即可。

    獨特氨基酸能防癌。菌菇富含大量氨基酸,且種類齊全,尤其包含人體無法合成的八種必需氨基酸,以及麥角硫因。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稀有氨基酸,具有獨特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活性,可降低癌癥、癡呆風險,但人體無法合成,菌菇是其重要的膳食來源。研究顯示,60歲以上人群每周約吃300克菌菇,輕度認知障礙可降低50%,麥角硫因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了共同優點外,不同菌菇各有營養優勢。

    強壯骨骼:羊肚菌、香菇。維持骨骼肌肉健康,離不開維生素D,成年人每日維生素D的推薦攝入量為10微克,老年人為15微克。菌菇是少有的天然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每100克鮮羊肚菌的維生素D含量為5.15微克,鮮香菇為1.6微克,而牛內臟為1.2微克、熟豬肉為1.1微克。

    養胃潤腸:猴頭菇、黃蘑。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還可為腸道菌群提供“養料”,促進菌群平衡,改善機體健康。《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但說起膳食纖維,多數人會想到綠葉菜,實際上菌菇更勝一籌,比如西藍花、菠菜等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大多在1%~3%,而黃蘑(水發)為4.8%、鮮猴頭菇為4.2%,鮮金針菇也有2.7%。

    美顏護膚:草菇。草菇的維生素C含量在菌菇中是最高的,且富含煙酸,即維生素B3,可參與能量代謝、維持皮膚健康,以及與進入人體的重金屬結合,使其排出體外,烹飪中也不會有過多流失。但草菇的含鈉量較高,每百克鮮品中含有73毫克,與之對比,每百克干香菇才11.2毫克,因此烹調時要少放食鹽。

    蘑菇講究“道地”吃法

    劉宇表示,日常飲食不妨將不同菌菇搭配起來食用,營養更全面。論及菌菇的吃法,炒食、涼拌、燉煮、燒烤、火鍋均可,但不同的地方各有“道地”吃法。

    東北愛吃干蘑。東北菜中有不少干蘑菇,這是因為當地多在立秋后出菇,產量大,相對于腌制、冷藏等手段,曬干后便于儲存、運輸,還可在冬春調劑市場。干、鮮蘑菇的營養沒有明顯區別,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的損失都很小,干香菇、干木耳等還可產生新的鮮味物質,東北名菜“小雞燉蘑菇”大多用干榛蘑,榛蘑在燉煮時吸收雞湯,會形成獨特風味。

    西南多吃鮮貨。在雨季的云貴川,菜市場里經常看到各種鮮“菌子”,尤其是松茸、雞樅、竹蓀。松茸是一種天然食藥用菌,常用來煮粥或燜飯,也可用黃油煎烤;雞樅菌常用油浸,浸出的雞樅油還可用來炒飯,香味很濃郁;竹蓀被譽為“竹林里的香菇”,最常與雞肉、排骨燉煮成湯,也可和雞蛋同炒,口感脆嫩,但孕婦、脾胃虛寒、胃腸功能差的人慎吃。

    蒙古口蘑配肉片。蒙古口蘑是生長在草原上的一種野生蘑菇,富含微量元素硒,鮮美的味道來源于豐富的鳥苷酸鹽,和新鮮肉片一同炒制,鮮味更加突出。但市面上常見的圓鼓鼓的“口蘑”,真正的學名是雙孢蘑菇,和蒙古口蘑不是同一種。

    除了“道地蘑菇”外,常見菌菇也可通過烹飪釋放出濃郁風味。比如,百搭的金針菇、黑木耳可做湯、炒菜、涼拌,還能做成餃子餡;香菇富含谷氨酸、丙氨酸等芳香類物質,且鈉含量最低,可替代味精來增香,以柄短肉厚者為佳;杏鮑菇的命名是因其具有“杏仁香味和鮑魚味”,切片炭烤或用黃油煎烤,可激發出更多呈味氨基酸……

    需要提醒的是,每逢雨季,野生菌大量“出土”之時,誤食毒蘑菇的新聞層出不窮。野生菌的可食用性未經驗證,建議不要輕易嘗試,以防中毒,輕則腹瀉、皮膚過敏,重則出現幻覺,甚至危及生命。即使不是野生菌,常見菌菇沒做熟前也不要吃;黑木耳在高溫季節泡發太久易滋生細菌,產生劇毒的米酵菌酸,建議用涼水泡發,吃多少泡多少,浸泡時間不超過2小時。此外,菌菇含有一定量的嘌呤,急性痛風發作和尿酸偏高的人群建議不要大量食用。 

    來源:生命時報官方網站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四平市| 铜陵市| 沈阳市| 章丘市| 巴南区| 垫江县| 桐城市| 紫阳县| 荥阳市| 太原市| 洛浦县| 仁怀市| 观塘区| 西峡县| 阿拉善右旗| 义马市| 浪卡子县| 台山市| 西藏| 海门市| 封丘县| 揭西县| 滦南县| 田东县| 大渡口区| 安康市| 通江县| 昭觉县| 电白县| 汶川县| 桐柏县| 北安市| 光泽县| 呼和浩特市| 乌拉特前旗| 和政县| 昌都县| 常州市| 东莞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