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走進邯鄲市肥鄉區毛演堡鎮的菌菇大棚,一排排菌菇棒整齊列隊,一簇簇鮮嫩誘人的蘑菇冒出來,展現著旺盛的生命力。一大早,工人們便來到大棚忙著采摘蘑菇,這里每天有50余噸鮮蘑菇運往凈菜加工車間。
毛演堡鎮被譽為中國食用菌之鄉,各類食用菌、蔬菜大棚2萬余座,年產新鮮蘑菇12萬噸,產值近2.4億元。
“我們這兒種植菌菇有30多年歷史,平均一畝的季產量有8萬斤。葉大、肉厚、根部小,平菇質量上乘。”豐碩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殷亞南告訴記者,近幾年他們著重發展菌菇深加工產業,主要產品有速凍鮮蘑菇、草莓、毛豆、黃桃等,產品銷往京津冀和意大利、法國等海內外市場,年銷售額8000多萬元。
采摘、篩選、切割、漂洗、冷凍……鮮蘑菇變凈菜的過程可以說是過五關斬六將,最大程度保障了蔬菜的 “新”和“鮮”。“想要鎖住蘑菇的鮮,就是要快。蘑菇經過三遍漂洗,再極速冷凍15分鐘后,不到2小時毛菜就變成了凈菜,現在每天能加工生產40多噸凈菜。經過速凍后的蘑菇有兩個月的保鮮期,在-20℃的環境可以保鮮3年。”殷亞南介紹,每袋凈菜貼有包含品種、重量和產地等信息的標簽,根據訂單要求包裝,隨即運往京津冀各大市場,最快24小時以內就能搬上京津市民的餐桌。
近年來,肥鄉區把“凈菜產業”列入蔬菜產業發展規劃,不斷鼓勵規模經營主體提高凈菜加工能力,變鮮菜為凈菜,著力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肥鄉區持續推進凈菜加工基地建設,加強冷鏈倉儲設施建設,積極與北京新發地、天津何莊子等大中型蔬菜批發市場對接,與當地超市、餐飲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
從邯鄲的田間地頭到京津市民餐桌,凈菜質量把控貫穿始終,建立了完整的凈菜供應鏈體系。2024年,邯鄲市積極爭取中央設施蔬菜生產能力提升項目資金1144萬元,加強設施新建改造工作,提高生產能力。新增5家環京蔬菜基地,總數達到10家,基地面積達到4100畝。其中,鮮菜生產基地7個,占地3000畝,播種面積6000畝,總產量可達2萬噸;冬儲基地4個,冬儲能力5100噸。
與此同時,肥鄉區豐碩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館陶縣翟莊蔬菜種植有限公司、永年區喆興蔬菜專業合作社等8家凈菜基地成功入選2024年全省100家“河北凈菜”生產示范基地。蘑菇、番茄、甘藍、黃瓜、芹菜、大白菜等成為運往京津的主要品類。如今,越來越多的京津市民品嘗到“河北凈菜”的美味,讓京津冀三地同享協同發展的“香”與“甜”。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