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變暖,香菇菌棒的培養也到了關鍵階段。2月19日,在博湖縣秦博江河菌業有限責任公司香菇生產基地的育菌大棚里,一摞摞整齊擺放的香菇菌棒已經泛白,陣陣菌香撲鼻而來,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為菌棒“扎眼”通氧,為香菇豐產增收做準備。
“‘扎眼’是為了增加菌棒內菌絲的氧氣供應,促進菌絲的生長和發育,從而提高香菇的產量和質量。一般情況下,菌棒在整個發菌期需要刺孔2次,以排出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促進菌絲快速生長。”博湖縣秦博江河菌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基地負責人佟志軍介紹。
“這段時間是香菇菌棒培育的關鍵時期,我們的工人每天進棚巡察、調節棚內溫度、定時為菌棒通風。根據目前的菌棒培育情況,我們的香菇預計4月份就能上市。”看著眼前的景象,佟志軍高興地說。
產業發展,不僅是群眾增收致富的“穩定器”,更是助力鄉村振興的“先手棋”。隨著蘑菇大棚規模的不斷擴大,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許多本地的村民選擇留在家鄉,參與到香菇種植的各個環節,一支支圓墩墩的菌棒徐徐撐開了各族群眾的“致富傘”。
“以前我一直在外地打工,離家遠,照顧不了家人。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里,真是方便了不少。”大棚務工人員劉忠平說。
“我們將充分利用食用菌產業的生產優勢,擴大產業規模,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體系,形成‘菌種研發、標準化菌棒加工、標準化種植基地、市場交易、精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帶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中來,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新的路徑。”博湖縣查干諾爾鄉副鄉長王朝飛說。
近年來,博湖縣把產業振興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依托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一村一品”多元化發展格局,縱深推進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培育一個個特色產業示范引領、串點成線,讓產業興旺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