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做工10塊錢一小時,每天工作11個小時左右。”60歲的村民吳紹霞在百泉鎮里臘村食用菌(香菇)種植示范基地已經做工2年有余,在家帶著三個小孩的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可以照顧家里,做工也很靈活。”
“我在基地工作兩年了,主要負責管理菌棚、立架、采菇等,一個月能掙3000元左右。”里臘村村民黎明琴常年在基地務工,她和工友們穿梭在菌棒間進行采摘,不一會就裝滿了幾大筐。
百泉鎮黨委書記莫邦紅說,食用菌(香菇)種植示范基地總投資3650萬元,種植區建設規模600畝,年產香菇約1200萬斤,年產值約3000萬元,直接帶動種植農戶110戶,聘用務工群眾約240人。目前,基地香菇采摘期約為6個月,平均一天可采摘5000余斤,豐產時高達上萬斤,香菇主要銷往上海、重慶、貴陽等地。
“里臘村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全村香菇種植面積達到600余畝,畝產在2萬斤左右。”百泉鎮里臘村駐村第一書記韋興勇介紹,里臘村主要采用“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村合作社示范種植香菇20萬棒,帶動農戶參與發展。
農業要想加快發展更需龍頭企業的帶動。在獨山縣最大的食用菌企業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百泉鎮的菌棒加工廠,菌棒包裝、接種、殺菌各項工序有條不紊。這些菌棒經過培育后,就會運到幾公里外的里臘村香菇種植基地進行種植。
“我們村的香菇種植基地采取統一管理模式,由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解決了種植戶不會技術、沒有銷售渠道的后顧之憂,帶動更多農戶安心發展食用菌產業。”里臘村黨總支書記陳應龍如是說道。
2022年,村民韋龍舟通過“返租倒包”向公司承包19個菌棚,成為第一批“嘗鮮”的群眾。
“大棚免費使用,我們購買公司菌棒后,他們經常派技術員來指導種植管理,種出的香菇公司會分等級按市場價回收。”韋龍舟說,背靠公司,種植成本低,銷路有保障。
“農戶每天都會把他們采摘的新鮮香菇送到分揀中心來二次分揀,我們三四個人分揀完以后,會拉到冷藏庫里面進行冷卻處理,大概十個小時左右,冷藏車就過來運輸發往全國各地。”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分揀中心負責人說道。
“依托公司的技術和市場資源,我們每年循環種植香菇總計400萬棒,年產值3000余萬元,有效實現菌棒廠設備全年不停、菌棚四季不閑、群眾月月有活干。”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廠長陳國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