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全縣新華鄉銀坪村球蓋菇又迎來豐收,20畝球蓋菇相繼進入采摘期,基地內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走進球蓋菇種植基地,一簇簇、一叢叢肥嘟嘟、圓滾滾的球蓋菇頂著褐色的“小腦袋”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種植戶手拿籮筐,忙著采摘菌菇。
據了解,今年銀坪村提高了種植技術,精確把握通風量、遮光量、排水量,科學控制溫度、濕度,有效提高了球蓋菇產量與品質。
同時,通過合理基質配料,延長出菇期,讓球蓋菇做到“優生優育”。并且將食用菌種植作為林下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按照“企業+村集體經濟+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竹林球蓋菇種植,通過村集體與企業合作、村集體流轉農民土地統規統種,試點打造“竹+菌”產業發展基地20多畝。建立“企業訂單合作、村集體規模經營、農戶流轉山林和就地勞動務工”多方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企業、村集體、農民三方共贏。
球蓋菇又名“赤松茸”,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素中之葷”的美譽。無論是爆炒或是煎炸,還是煲湯、涮鍋,口感相比其他菌類更具有味鮮、嫩滑、爽脆的優點,深受消費者喜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因其生長周期短、產出周期長、產量高,還具有收益穩定、用工量大的特點。從栽種保育到采收,每天都有附近村民到基地里務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銀坪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成表示,今年,銀坪村將食用菌種植作為林下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打造了一個20多畝的“竹+菌”產業發展基地。與去年相比,球蓋菇基地建設更加規范,箱面布局更加合理,增加了隔水、遮陽等設施,進一步提升了球蓋菇的產量和品質。同時采用“商超”“電商”“公司+零售”等模式,全方位拓寬銷售渠道,2024年預計可帶動村集體增收超15萬元,帶動脫貧戶、低保戶增收4萬余元。
近年來,銀坪村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森林糧庫”總目標,在聯系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根據銀坪村的資源稟賦和球蓋菇的種植特性,由鄉、村兩級黨員、干部、駐村干部帶領,發動本村脫貧戶齊上陣,因地制宜發展“人養竹子,竹子養菌,菌子賣錢又養人”的林下種植模式,有效地推動了銀坪村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牢固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下一步,銀坪村將持續圍繞全縣產業發展大方向,以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以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為發展目標,不斷挖掘優勢資源、培育優勢產業,推動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村民穩步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勃勃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