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又到了“養陰”的時節,滋養身體,益氣養血,以應對冬天的寒冷。而“黑木耳”則是秋季養生食補之佳品,有滋陰、補腎、養肺等諸多益處。黑木耳,是很多人家里常備的干貨,你知道嗎?在平度也有一處優質的黑木耳種植基地——平度市蓼蘭鎮西馬丘村黑木耳種植示范園。這里產出的木耳,營養成分全面,鈣含量高,耳質肥厚,脆滑爽口又極有韌性,嚼勁十足又肉質細糯,品質極佳。
綠色有機,在這里的長成的黑木耳營養豐富品質高
走進蓼蘭鎮西馬丘村黑木耳種植示范園,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大棚里面掛滿了菌棒,菌棒上長滿了一簇簇色澤黑亮、又肥又嫩的黑木耳。據介紹,這里種植的木耳品種叫‘黑山3號’,經專家檢測后發現這里產出的黑木耳的含鈣量非常高。嘗嘗這鮮木耳的味道怎么樣?摘下一朵,將鮮木耳放入口中品嘗,肉質厚實、口感順滑,濃郁的菌香充斥口腔。
在諸多影響黑木耳品質的因素中,水源質量能夠最為直接、顯著地影響黑木耳的品質。示范園在選址之初,便檢測了當地的水質,這里的水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較高,能為黑木耳成長提供充分的營養。為更好的促進黑木耳生長,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的全是來自地下20米深的深井水,并配備了高品質的水凈化過濾系統,智能攔截有害物質及雜質,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進行保留,高標準保持濕度,會在傍晚時對木耳進行噴淋,并根據木耳的生長狀態調整噴淋次數,在優質的水源下產出的黑木耳自然上乘。
種植基地采用純實木菌棒,原料以柞木等闊葉樹據末為主,采用傳統高壓蒸汽滅菌方式,從菌棒到黑木耳培育全過程保障有機綠色,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不打生長素,優質管理下保障黑木耳自然生長。一元硬幣大小的木耳,耳片邊緣由光滑圓整變成波浪狀,黑木耳耳片根部開始收縮,耳根與菌包連接不緊密,用手觸碰會掉落下來……是這里的采摘標準!達到這樣標準的黑木耳除了營養豐富外,也是口感最佳的時候,品質最為優秀。
這里的對外銷售的產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鮮木耳一種是干木耳,據介紹,鮮木耳水分充足,口感柔嫩,具有獨熱的風味,新鮮采摘新鮮發貨,營養成分不流失。緊鄰種植大棚外還有一個用紗網鋪就得晾曬臺,臺上攤放著干木耳。一個菌棒的鮮木耳能晾曬0.12斤到0.15斤的干木耳,也就是大約十斤鮮木耳能產出一斤干木耳。木耳成熟后,通過日光照射自然晾干,不使用烘干機,不添加任何添加劑,更天然更放心。
為保障采收的每一顆木耳高質量達標,這里從木耳的種植、采摘、晾曬,篩選、加工包裝等,采用人工甄選的方式,并且經過嚴格的檢驗合格后才會包裝發貨。目前,該黑木耳種植示范園正在持續開發市場,利用自身優勢,保障產品暢通配送,爭取將西馬丘鮮木耳從田間直接配送到老百姓的餐桌前,做到青島地區家喻戶曉。
六統一管理,黑木耳產業帶動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依托平度市蓼蘭鎮西馬丘黑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西馬丘村注冊了自己的商標“馬丘”,這家合作社以群眾收益優先為經營理念,與農戶簽訂《保底收益協議》,賦予“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以新內涵,實行六統一管理,即統一菌包供應、統一試驗示范、統一園區種植、統一管理技術、統一生產加工、統一產品銷售,較好地解除種植戶在技術、管理、銷售方面的后顧之憂,村民有了“家門口”致富的機會,還帶動了村集體每年增收。
今年三月份,35歲的李悅投入15萬元在這里承包了三個黑木耳大棚,他表示,合作社有免費的技術支持,投資當年就能回本,可以合作共贏。每個大棚投放2萬個菌棒,30多天就能收獲鮮木耳,每茬鮮木耳能采摘三個半月,今年6月份,他的三個大棚采摘完第一茬鮮木耳,每個大棚除去所有成本純利潤約2萬元左右,第一茬黑木耳凈收益約6萬元左右,按照全年共三茬計算,種植效益非常可觀!
歷經5年多發展,如今全村已擁有黑木耳種植大棚39個,年產量約1000噸。“目前種植基地還在繼續建設,最終將發展到110個大棚,還將建設菌棒生產和冷藏車間,年銷售收入可突破1億元。”說到村莊黑木耳產業發展,西馬丘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禮善充滿信心。“我們將慢慢擴大規模,最終擴建到330個大棚,并配備菌棒生產車間,為膠東半島地區想從事黑木耳種植的創業者和企業,免費提供技術支持。”陳禮善說,未來將加快推進集精深加工、休閑采摘、生態餐廳等為一體的產業綜合體建設,打造更多“好看、好吃、好玩”的木耳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