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香菇傘面呈白花狀,菌香濃郁,這些香菇比較干,水分含量較少……” 7月初,本溪滿族自治縣高官鎮新農村馬家東溝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劉向金,在依次排列的香菇大棚里查看香菇長勢,工人忙著采摘、裝筐、搬運,到處是繁忙的景象。
近年來,本溪縣以強村富民為目標,深入開展“黨群共同致富”項目。高官鎮新農村在村黨支部帶領下,立足村集體實際和資源優勢,以合作社為紐帶,通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把村民組織起來,利用香菇種植“短、平、快”的特點,實現村集體經濟增長和村民增收。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農村把“一村一品”發展項目定位在合作造林和發展香菇產業上,實施“以短養長”促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新農村集體申請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0萬元,自籌20萬元,新建香菇大棚45個,種植香菇65萬段,集體經濟收入增加了32萬元。
“黨群共同致富”活動開展以來,新農村采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運營,實施統一棚室、統一品種、統一菌棒、統一技術指導,并吸納2名黨員致富能手進入合作社中。黨支部還積極爭取縣農業農村等部門資金270余萬元,在原有基礎上實現了規模擴建。近3年來,新農村累計發展香菇產業100畝,合作社內建有高標準大棚65座,其中13座發菌棚,52座出菇棚。另建有兩座冷庫共400平方米,擁有空氣能烘干設備3臺,構建了集生產、儲藏、烘干、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如今年產香菇136萬斤,產值500萬元。
正在大棚內采摘香菇的脫貧戶劉玉芹笑呵呵地說:“我在香菇棚里一天就能掙100元左右,村里發展香菇產業讓我在家門口就有收入。”目前,新農村菌類種植合作社已為100多名村民提供就業,帶動了村民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探索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不斷擴大產業發展規模,鼓勵引導更多村民發展香菇種植,促進黨群共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新農村黨支部書記郭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