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入調研并寄予厚望的地方,始終牢記囑托,堅持走好食用菌開發路子,成功打造了以食用菌產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鏈。
“古田縣通過政策扶持、產業集聚、項目驅動、培訓指導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不僅培育了食用菌產業的新質生產力,還推動了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強食用菌產業對鄉村經濟的輻射帶動能力?!惫盘锟h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鄉村振興局局長鄭通書在接受采訪時說道,“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富裕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走進被譽為“中國銀耳第一村”的坂中村,青山綠水間,菇棚林立,蔚藍色的光伏面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伏菇棚內,菌香四溢,菌棒上綻放著一朵朵“銀花”,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的豐饒與繁榮。這里,光伏與食用菌種植巧妙結合,展現了現代農業的和諧共生之美。
古田縣吉巷鄉坂中村
坂中村靠山面湖,是典型的庫區移民村。如今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從事銀耳生產,年產銀耳達兩千多萬袋,村民的收入也實現了顯著增長。這一變化,得益于坂中村謀定“中國銀耳第一村”發展目標,通過積極探索菇棚“光伏+”模式,棚上發電棚下種菇,實現多業態多維度綜合效益共同發展。
2022年,吉巷鄉引進了古田縣翠屏湖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坂中村官洋自然村建設了占地16000平方米的光伏菇棚基地,并于2023年4月正式投產?!肮睫r通過管理菇棚,年純利潤可達20萬元以上;村集體也通過土地租金分成實現了增收;光伏企業則通過發電獲得了可觀的收益。這種多贏的局面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惫盘锟h吉巷鄉坂中村黨支部書記高益清高興地說道。
“四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主題館
如今的坂中村,新居依山傍水,村道整潔有序,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曾經的移民安置房被整修成為“移民記憶館”,訴說著古田人民的奮斗歷程。而位于村中的“四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主題館更是成為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的現場教學點,吸引了眾多學員和游客前來參觀學習。
“一朵銀花”在鄉村振興的春風中越發嬌艷,成為坂中村乃至整個古田縣的“脫貧花”、“致富花”和“振興花”。短短幾年間,坂中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移民小村,蛻變為遠近聞名的食用菌生產專業村,走出了食用菌產業與鄉村旅游雙管齊下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古田縣堅持“以菌立縣”戰略,探索出“縣域工廠化”模式,通過“一園多點”布局、設施化栽培與工廠化生產結合、以及“買全球賣全球”策略,成功打造食用菌產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鏈。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數字賦能和品牌建設力度,強化了食用菌產業的新質生產力。以銀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讓古田迸發生機與活力,“黨支部領辦+”、年輕干部“四下基層”等經驗做法頻頻“出圈”,和美鄉村愿景在古田大地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我們堅持聯農帶農,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编嵧〞M一步介紹道,“古田縣涉農貸款50%用于食用菌產業、農民現金收入60%來自食用菌產業、農業人口中70%家庭從事食用菌產供銷、農業總產值80%來自食用菌產業。此外,光伏菇棚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已完成8個光伏菇棚基地建設并順利并網發電。支部領辦模式更是實現了強村惠民,通過‘黨支部領辦+’,推動產業發展、集體增收、群眾獲益?!?/p>
一業興帶來百業旺。古田縣各個鄉村在特色產業的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大橋鎮、鳳埔鄉的銀耳,平湖鎮富達村的芙蓉李、黃田鎮的馬蹄筍、鳳都鎮際面村的水蜜桃……這些特色產業和“致富經”共同繪制了古田縣鄉村振興的豐富畫卷。
展望未來,鄭通書表示:“古田縣將繼續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持續抓好產業扶持政策落地見效,推動以食用菌、果蔬、紅曲為主的3+N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鄉鎮、特色村,扶持培育一批名特優新農產品和‘福農優品’。同時,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籌備世界銀耳大會,辦好桃花節、豐收節等農業節慶和品牌推介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