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作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食材之一,各類菌類食物越來越多的登上了大眾餐桌。當下,南樂縣千口鎮種植的草菇、赤松茸、木耳等品類的食用菌就迎來了銷售旺季。
當下,正值溫室草菇的盛產期,千口鎮孟莊村草菇種植戶王利娟正忙著和家人們采摘溫室內的草菇,按照品質、大小,將新采摘的草菇裝進了客戶預定的禮品框內。王利娟介紹說,她種植草菇已經七八年了,今年一共種植有10個草菇棚,現在一天就可采摘草菇800余斤,訂單主要銷售到北京、淄博、山西、西安等地。王利娟笑著告訴記者:“目前種植的這類草菇一年可種植四岔,現在這個市場行情還不錯,這種新鮮的“籃子菇”每斤都可以賣到七塊多,一年能掙15萬到18萬元不等。”
在千口鎮趙莊村木耳種植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齊排列,健碩肥大的黑木耳長勢喜人,密密麻麻的木耳又預示著這一季的好收成。據了解,趙莊村自2018年在村集體土地上開始發展種植木耳大棚,共計24個。該村主要種植的是白背毛木耳,其產品產量高,一個棚可產干木耳兩萬斤,由于是訂單式種植,市場有保障,其產品主要遠銷到韓國、日本等地。南樂縣千口鎮趙莊村木耳種植大戶李為敏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她說:“咱這個現在(干木耳)市場行情每斤劃11元左右,我現在種的是四個棚,純利潤也就(每年)40多萬吧。”說到這,她不禁抿著嘴笑了起來。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千口鎮依托孟莊等5個高效示范園區,通過結合各村實際與種植習慣,大力發展黑皮雞樅菌、雙孢菇、草菇、杏鮑菇、赤松茸、秀珍菇、木耳等特色食用菌品類種植,推動食用菌產品深加工與多元化銷售,通過盤活園區恒溫大棚、提高菌類農產品附加值、推廣借鑒成功種植經驗等做法,擴大當地農戶增收致富新渠道。
“近年來,我們南樂縣千口鎮大力支持特色菌菇產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產業扶持”,積極推動特色食用菌規模化種植,目前已種植包含赤松茸、草菇在內的食用菌10余個品類,以高產值赤松茸為切入點,推動食用菌轉型升級,借鑒木耳種植的成功經驗,積極擴大種植面積,目前發展食用菌大棚60余座,增加村集體收入75萬余元,鎮域可年產食用菌150萬斤,實現經濟效益1200余萬元,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活力。”南樂縣千口鎮黨委書記吳靜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