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和風送暖,春意盎然。漫步在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白駝鎮化嶺村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大棚連片,棚內菌棒排列整齊,隨風搖曳。連日來,白駝鎮緊扣“三抓三促”行動目標任務,以“加速跑”的姿態全力推進白駝河流域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
基地內,工人們正忙著拉吊線、掘井,為后續菌棒吊掛、引水灌溉打好基礎,其他工程也正在加緊建設,到處一派干勁十足、大干快上的忙碌景象。
白駝鎮溫度較低、空氣濕度大,氣候適宜菌類生長,種植的黑木耳質量好,頗受采購商青睞。今年,依托東西部協作資金和財政銜接資金,白駝鎮在化嶺、童堡搭建黑木耳生產大棚12000平方米,調運菌棒60萬棒,結合林屲村羊肚菌種植,打造白駝河園區化食用菌產業,預計年產值790萬元,帶動12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生產示范基地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由黨支部牽頭,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吸納農戶進行日常管理,在木耳采摘等環節雇傭農戶參與,增加群眾收入,有效調動村集體經濟規范有序發展,通過合作社模式解決農戶“怎么種、怎么存、怎么賣”等問題,實現產業發展與富民興村互融共促,推動了鄉村振興。
“下一步,白駝鎮將大力弘揚鐵人精神,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型農業體系和生產體系,培育壯大富有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積極申報綠色農產品認證,實現白駝河流域產業全鏈條、片帶式運營,把白駝河流域建成集康養體驗、生態采摘、觀光旅游為一體的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示范帶。”白駝鎮鎮長王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