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清水縣食用菌扶貧產業示范園里,工人們正在大棚里忙碌著采摘平菇和木耳,一派繁忙的景象。食用菌扶貧產業示范園讓周邊村莊的閑散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園于2019年成立,園區可吸納上千人務工就業,2020年已有19戶農戶在園區承包種植,建設大棚46座,種植平菇、有木耳,解決了附近120人的就業問題。”清水縣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園負責人告訴記者。清水縣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園以種植香菇、木耳為主,園內建成食用菌種植大棚60座、烘干加工車間1530平方米,種植食用菌70萬棒。園區突出黨建引領,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采取“1名黨員幫帶農戶轉觀念、1名致富能人幫帶農戶學技術、共同幫帶促發展”的“2+1”幫帶模式,讓黨員在產業鏈上積極發揮作用。通過“資金入股、土地流轉、穩定就業、發展產業、收益帶貧、臨時務工、技能培訓、產品銷售”等幫帶機制,讓產業發揮聯農帶農效應。園區已累計為入股農戶兌現分紅500萬元,帶動10個合作社發展食用菌產業,67戶農戶依靠產業增收3萬元以上,每年有近200人在園區務工,穩定增收達到1萬元以上,有101戶392名脫貧人口在園區帶動下實現了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