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土、播菌種、覆土……3月29日,在廣元市朝天區兩河口鎮大尖山筍用竹產業基地內,10多名當地群眾正在忙著種植赤松茸,大家各司其職,一片繁忙的勞作景象。
“2021年,我們初次嘗試林下種植赤松茸和竹蓀菌,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朝天區鴛鴦池竹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茂琳介紹,去年,合作社擴大了林下種植食用菌的規模,赤松茸和竹蓀菌年產量達兩萬斤,實現產值近70萬元。
兩河口鎮氣候宜人,豐富的林木資源為當地發展林下食用菌種植提供了天然的生長環境。近年來,該鎮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搶抓林下經濟發展機遇,成功探索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旅游等“林下+”發展模式,實現了林木經濟和林下經濟“雙豐收”。
“林里種菌子這個活路輕省好做,我年齡大了不能出門打工,一天還能有100塊錢的收入呢。”兩河口鎮大尖山村群眾李玉明揮動著鋤頭,樂呵呵地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勞動中。
“備料、種植、管護、采收……一年下來,需要用工約2600個工,幫助150余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近就業,每人每年至少能增收5000元以上。”徐茂琳說,合作社將積極帶動周邊有意愿發展林下食用菌的農戶一起種植食用菌,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幫助聯系優質菌種和銷售渠道,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據了解,赤松茸和竹蓀生長周期短,經濟效益高,每畝產值2萬元以上,廣元市朝天區鴛鴦池竹業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流轉林地,吸納社員,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預計今年將種植林下食用菌50余畝,年產值可達120萬元。
“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林下空閑土地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實現產業提質擴容、農民增收致富和生態環境保護‘三贏’。”兩河口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培育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緊緊圍繞“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融合”發展思路,從“補鏈、強鏈、延鏈”三方面入手,加快推進林下食用菌培育、種植、加工、銷售和林下食用菌文創產業鏈建設,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促進林下經濟全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