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要求“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等。近日,在湖南省內兩家食用菌產業示范基地,依靠數字賦能種蘑菇就像在工廠里生產零部件一樣,產出的“數字蘑菇”,源源不斷發往市場,走上市民的餐桌。
場景一:一年四季產蘑菇
隨著氣溫上升,羊肚菌生產已告結束。在長沙市最大的羊肚菌種植基地——望城區靖港鎮復勝村,望康農業公司負責人李澤滿臉喜悅:“400畝羊肚菌,畝產超200公斤,批發價每公斤120元,收入達到1000萬元。”隨著羊肚菌淡出,紅托竹蓀又上市。李澤打開冷棚:立體層架上,竹蓀整齊排列;每棵約20厘米高,身著“雪白長裙”,好似“雪裙仙子”。作業流水線上,員工忙著分級、打包、發貨。3個小時后,一批新鮮采摘的紅托竹蓀,將出現在長沙的超市里。
李澤介紹,在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支持下,公司建立了菌種場,有6個實驗室,試種紅托竹蓀2萬棒。一個冷庫棚,就是一個生產食用菌的車間。點開手機APP,棚內溫度、濕度等數據一一顯示,一旦異常就會報警。
去年來,省食用菌研究所指導望康農業公司,示范推廣“羊肚菌+紅托竹蓀”輪作技術。“在市場上,紅托竹蓀的價格每公斤逾200元。”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彭運祥介紹,紅托竹蓀與羊肚菌的生長期錯開,搭配輪作,減少大棚“空檔期”,也有利于土壤保肥,收益可翻番。
傳統食用菌生產有很強的季節性。近幾年,各地興建的智能化大棚,溫度、濕度盡在“掌”中,讓食用菌生產告別“靠天吃飯”。羊肚菌、金耳、紅托竹蓀、黑雞樅、蘆葦菇……省食用菌研究所馴化珍稀菌種,實現人工栽培,科學搭配茬口,推動食用菌由季節性生產向周年化生產轉變,一年四季產蘑菇。
場景二:“千里眼”監控菇房
湖北省首個5G智慧農業示范基地——湖南蘑蘑噠農業開發公司生產的黑皮雞樅菌正在大量上市。
現代化廠棚內,一朵朵形如傘狀的黑皮雞樅從土里探出頭來,菌香彌漫。公司董事長李貫虹介紹,基地只生產黑皮雞樅,11個車間輪流采摘,沒有淡季旺季之分。
2013年,李貫虹返鄉創業,在雨湖區姜畬鎮泉塘子村流轉200多畝土地,種植黑雞樅。黑雞樅主要生長在云貴高原一帶,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開始試種,李貫虹悉心呵護“小寶貝”:每隔1小時跑一趟菇房,調控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盡管費心盡力,但是人工調節的效果并不好。
2020年,湘潭移動公司找上門來,與蘑蘑噠公司聯手打造全省首個5G智慧農業產業園。5G技術應用到溫室大棚,將傳統種植經驗轉化為數字模型,讓蘑菇在最合適的環境中生長。“菇房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全部自動控制。”李貫虹點下手機屏幕,灌溉噴頭就自動旋轉噴水,達標即止。應用5G技術、數字賦能,黑雞樅菌產量比原來增加20%,優品率提高30%,“數字蘑菇”口碑越來越好。
近兩年,蘑蘑噠公司以湘潭為總部,開始向外擴張,分別在岳陽、武漢、承德等地建起基地。公司開通遠程技術指導系統,數據、模塊都在云端,“一張網”融環境智能調控、氣象監測預警、水肥智能決策、病蟲害防治于一體,就像有了“千里眼”。在公司數字化總控平臺,操作員用鼠標點擊武漢龍之興黑皮雞樅基地,電子屏幕上全是綠色,代表各項指標正常。春節以來,湘潭的蘑蘑噠公司日產黑雞樅1500公斤,每天銷售額逾10萬元。
場景三:機器人等候上崗
從食用菌產業來看,生產過程已實現智能化控制,但前端的菌包制作、后端的采摘仍離不開人工,人工成本占到總支出的30%。如何降低人工成本?長沙市望城區政府與省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在望城建設食用菌科技示范園,打造全自動蘑菇生產線。經湖南省食用菌協會牽線搭橋,湖南菌安智慧生物科技公司去年落地望城,專攻蘑菇工廠化、智能化生產裝備,已成功研發出食用菌智能化一體菌包生產系統。傳統食用菌生產,從拌料、裝袋(瓶)、滅菌、冷卻、接種、培菌到出菇,可謂勞動密集型。菌安公司簡化流程,只需拌料、滅菌、接種,由機器直接鋪到無菌培養艙,實現菌包生產自動化、無人化操作。
“日前,蘑菇采摘機器人研發成功。”菌安公司負責人崔顥向大家展示了“思靈”機器人。4個輪子支撐的蘑菇智能化采摘機器人,上方有一只機械手和攝像頭,內部是中控系統。操作員只要輸入抓取物圖像,機器人即自行規劃路線,迅速識別目標、辨識抓取部位。“在國內農業領域,這是最先進的機器人。”崔顥介紹,機械手有7個關節,每個關節都配備高精度力傳感器和位置傳感器,通過極其靈敏的力控技術,實現對蘑菇的柔性采摘、分級。下半年,望城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建成,機器人即可入園上崗。崔顥說:“‘思靈’機器人將成為最聽話、高效率的好工人。”
用好科技“金手指”
農民種植羊肚菌、黑雞樅,一畝收入數萬元。菇農種植這些高檔食用菌,普遍采用智能化溫控大棚,有專家對口指導,高投入、高科技,換來了高產值、高效益。
湖南是食用菌產業大省。多年來,省食用菌研究所發揮科研“發動機”作用,培育馴化一大批珍稀菌種,構筑起種源優勢;完善工廠化栽培技術,引導基地進行智能化改造,用好科技“金手指”, 點“土”成金探新路,為打造“千億湘菌”添底氣。
用好科技“金手指”,蘑菇產業加快升級。智能化生產車間、標準化生產流程,讓蘑菇生產告別“靠天吃飯”,不但產量提高了,種出的蘑菇品質、賣相更好,收入更可觀。
用好科技“金手指”,豐富市民“菜籃子”。羊肚菌、黑雞樅等高檔蘑菇從罕見到常見,“一葷一素一菇”日漸成為餐桌上的標配,引領消費升級潮流,產業發展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