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的花菇造型,既營造了奮力生長的空間形態,也呈現出隨縣香菇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請大家來到沉浸式影院,欣賞香菇的山野之美、形態之美、微觀之美……”2月1日,位于華中香菇智慧交易城的隨縣香菇博覽館迎來了試運營期間的首批大規模參觀者。
展館以“世界香菇看中國·中國香菇看隨縣”為主題,布展面積約2300平方米,包含序廳、香菇知識科普廳、隨縣香菇產業展示廳3個主題展廳,其中香菇知識科普廳和隨縣香菇產業展示廳又設有菇史綿長、菇中之王、菇情筑夢、菇業騰飛4個重點展區,展現了縣委縣政府、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香菇從業人員勠力同心、擘畫香菇產業興旺的生動圖景。
當天,在縣領導的帶領下,400余名鎮村干部走進展廳,借助3D可視化、沉浸式影院、多媒體互動等最前沿的數字技術,全方位、多角度感受源遠流長的香菇等菌物文化和絢麗輝煌的隨縣香菇產業發展史。
“參觀菇博館后,進一步了解了香菇的分布、栽培、生物特性和隨縣香菇產業發展規劃,對村里的香菇發展更有信心了。”前來參觀的隨縣高城鎮梅子溝村黨支部書記何高升表示,菇博館能更好地帶動全縣香菇產業發展,讓“中國香菇之鄉”“中國花菇之鄉”更加實至名歸。
香菇博覽館的建立,展示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方文化的縮影。
1978年,華中農業大學楊新美教授在全國多地選點開展優良菌株馴化選育、人工點種試驗,在隨縣三里崗播下了人工栽培香菇的星星之火。四十余年來,隨縣歷屆縣委、縣政府認準香菇產業富民一條路,繪就了百億產業圖景;科技人員一代代接續奮斗,樹立了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成功典范;“吃得苦、耐得煩、下得蠻”的隨縣人民敢闖敢干,涌現出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農人,錘煉出“敢為人先的勇氣、百折不撓的頑強、富民利國的擔當、不懈追求的志向”的香菇文化。
從“提籃小賣、以街為市”到“買全國、賣世界”,隨縣香菇產業歷經三次質的飛躍,已形成了集香菇生產、加工、觀光、旅游、商貿于一體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富裕了一方百姓,振興了一域經濟。當前,隨縣開啟打造“中國香菇第一縣”的新征程,香菇文化的輸出,將進一步樹牢發展香菇產業的信心,促進香菇行業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