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在安徽宿州埇橋區曹村鎮曹村村金針菇種植基地里,只見一個個菌包整整齊齊地躺在地上,一朵朵金針菇爭先恐后地從菌袋里探出腦袋,煞是喜人。雖然棚內光線較暗,但絲毫影響不了郭峰和工人們收獲的喜悅心情。
近年來,宿州埇橋區曹村鎮大力實施農業富民戰略,按照高效、生態、優質的要求,引導群眾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金針菇種植業,出臺各項優惠、扶持政策,越來越多的群眾種金針菇發了家,還帶動周邊群眾從事金針菇的采摘,進一步增加了群眾收入。
“今天7萬多的貨款打來了!”基地負責人郭峰看著手機上的貨款入賬信息喜不自禁地說,“現在手機轉賬方便,這邊稱好重,把金針菇裝上車,那邊經銷商就會直接把錢打過來,不會出現拖欠貨款的情況。”
基地旁公路邊上,一輛輛重型運輸車正在裝運金針菇。“臨近年關,市場上對金針菇的需求較大,每天都有十幾個訂購電話。這幾天我們平均每天要發走2萬余斤金針菇,以每斤3.5元左右價格供應給外地經銷商,產品供不應求。”望著來來往往的運輸車,郭峰笑容滿面。
“今年金針菇長勢好、產量高,加之市場行情好,需求量大,收購價格與往年相比要高出1塊多。”郭峰告訴記者,他家今年種了100余畝金針菇,第一茬就喜獲豐收,平均每畝收獲6萬余斤。現在已經在收第三茬菇,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僅金針菇一項就為他家增收30多萬元。
金針菇種植不僅讓郭峰鼓了腰包,還帶動了20多人通過在基地內務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老板豐收了我們也能跟著沾光。”正在采摘金針菇的馮玉蘭高興地說,“金針菇效益好,老板會給我們適當增加工資,今年能過個肥年了!”
“村集體通過收取金針菇大棚租金,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曹村鎮黨委副書記王娟娟介紹道,近年來,曹村鎮大力實施農業富民戰略,按照高效、生態、優質的要求,引導群眾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金針菇種植業,讓小小金針菇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黃金菇”。
“接下來,全鎮還將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產供銷一體化全產業鏈,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把曹村金針菇產業做大做強,不斷實現產業升級,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集體收入再上新臺階。”曹村鎮黨委副書記王娟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