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本是農閑時節,走進阿爾山市五岔溝鎮食用菌生產車間,卻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員正忙著加工包裝各類食用菌,并準備陸續發往全國各地。
“2022年五岔溝鎮種植各類菌棒62萬棒,有黑木耳、白木耳、猴頭菇、平菇、靈芝等多個品種,共計生產各類食用菌干品3萬斤、產值200余萬元……”提起2022年食用菌的收獲,五岔溝鎮食用菌養殖園區負責人于香琴告訴我們,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我們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鏈,輻射帶動周邊農戶,讓小小食用菌成為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近年來,五岔溝鎮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強鎮富民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特別是2020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515萬元,實施京蒙協作項目5個,新建食用菌種植大棚20座、晾曬大棚12座,硬化了園區道路及配套建設大棚基礎設施,逐步形成了以食用菌種植、深加工、品牌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基地。
食用菌產業為五岔溝鎮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在采摘、晾曬、加工等環節拉動了本地居民就業,脫貧戶趙芳東就是其中之一。之前的她只能外出就業,靠不穩定的打零工收入維持生活,務工時間難以保證,而且效率低、工資少。自從在食用菌養殖園區務工以來,每年務工時間可達7至9個月,穩定收入3萬余元。“我之前一直在外邊打零工,不僅離家遠,而且掙得少。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工作,每天收入100多元,這樣的日子讓我覺得特別幸福。”趙芳東滿足地說。
為了更好地發展食用菌產業,五岔溝鎮還在本地就業人員務工過程中,結合專項培訓班,讓大家逐步熟悉食用菌生長習性,掌握食用菌培育要領,積累豐富的種植經驗,逐步培養出一批致富帶頭人。
“未來,我們將通過購置先進設備,推廣先進技術,引進木耳新品種,不斷提高質量,從而促進食用菌銷量。同時,圍繞擴大加工規模、開發新產品,進一步延伸加工鏈條,制作木耳米、木耳面、食用菌飲品等。此外,還將發揮食用菌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作用,實施‘旅游+食用菌’發展戰略,將食用菌這個‘金產業’打造成一條致富路,讓更多的鄉親們得到實惠。”阿爾山市天潤農牧業扶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巖寶向記者展望食用菌產業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