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閩錢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南漳縣一家外貿出口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月至10月,公司出口額超過9000萬美元,一舉拿下襄陽食用菌出口第一名。N0.1是如何養成的?日前,筆者實地探訪,尋找成長答案。
“簡單”的錢越來越難賺
今年,對閩錢實業來說,市場的“體感”格外嚴峻,以往出口占到一半的粗加工產品一下降到了30%以下,“簡單”的錢越來越難賺。
該公司總經理陳景新說:“貨柜很難訂到,運輸成本一直在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光做粗加工的產品,那也是難生存的。”
從今年開始,閩錢實業不斷調整“泳姿”,通過與高校院所合作,他們改進設備,產品迅速從粗加工,向即食、深加工產品升級,附加值不斷提升。尋常香菇通過萃取,搖身一變每斤能賣到200元以上。上個月,這條生產線剛一投產,就為閩錢實業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高端產品漂洋過海,迅速占領境外市場。全年出口預計將突破1億美元。
供應鏈有了高要求
效益上來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以香菇提取液為例,每3斤香菇才能萃取1斤提取液,高收益之下,是對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高要求。
“光香菇這一塊,我們這個園區原材料需求量大概在4000噸。”陳景新說。
南漳是中部省區重要的食用菌出口基地,也是國家食用菌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食用菌種植規模常年穩定在1.7億棒左右,種植技術已經基本完成從椴木向袋料的升級,但小、散、弱的產業現狀也制約了向工廠化生產的轉型。
南漳縣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付祖杰說:“隨著成本增加和技術提升,小打小鬧適應不了市場競爭的需求,我們只有采用新的技術和集約化管理,才能生存下去。”
“一朵菇”帶起一條鏈
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動力在龍頭企業牽引,核心在種植戶生產觀念的改變。2021年7月,在南漳縣商務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的推動下,以閩錢實業為核心的南漳縣食用菌產業協會正式成立。企業出資,組織全縣65戶種植大戶外出考察,拓寬視野。
南漳華羿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大戶,“今年我們菌棒有80萬棒,估計銷售額能突破200萬元。”合作社理事長王清華開心地說。
“一朵菇”帶動一條鏈,龍頭企業也有了穩定的供應鏈基礎。閩錢實業不斷擴大生產,又讓企業的輻射力逐步延伸到漢江流域,及南襄盆地的眾多城市,農戶種植不愁銷,集約生產不浪費,出口創匯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
陳景新說:“我們在南面又征集了60畝地,預計月底開始建設。二期5棟廠房建成后,我們的產值有望達到2億美元。”
編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在南漳,像閩錢這樣的龍頭企業,解決的是農業向產業蛻變過程中的市場問題,穩定的是農戶由小變大的預期,而政府抓住的則是供應鏈安全的大事。當前,各地都在不遺余力優化營商環境,對企業服務無事不擾,但無事不擾并不是無事可做。從宏觀考量,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是南漳香菇產業整體水平提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