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經濟效益還可以,2021年我們種了16萬袋黑木耳,毛收入20萬,今年我們擴大到30萬袋,凈收入應該在20萬元。”說起村里的黑木耳產業,商南縣十里坪鎮黑溝村黨支部書記陳偉滿懷信心。
走進商南縣十里坪鎮黑溝村黑木耳種植基地,一排排大棚在陽光照射下格外耀眼。棚內,擁簇在菌棒上的“小耳朵”散發著無限生機。
黑溝村黑木耳種植基地主要采用大棚吊袋種植,能有效節約用地,保溫保濕性好、管理方便,一畝地可以種2萬到3萬棒。黑木耳種植是一個“短平快”產業,種植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每個菌棒每年可采摘6到7茬,黑溝村今年共種植30萬袋黑木耳,預計產值達到160萬元。除經濟效益可觀外,進入采摘期,村民到基地務工,每人每天通過采摘木耳能賺100余元,讓村民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十里坪鎮黑溝村村民黨詩勤說:“今年是木耳種植的第二年,我一直在這里務工,一年能掙兩萬余元,黑木耳種植基地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讓我們增收致富奔小康。”
十里坪鎮黑溝村黨支部書記陳偉說:“我們這個地方山大溝深,不缺食用菌原材料,黑木耳種植基地不僅能解決閑散勞動力就業,還能增加村集體收入,把黑木耳產業作為村上的一個主導產業發展,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以來,黑溝村堅持黨建引領,采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流轉土地、務工和入股分紅,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將黑木耳種植發展成了致富產業。
十里坪鎮黑溝村黨支部書記陳偉表示:“下一步,我們要把菌棒廠建起來,自己生產菌棒,節約成本,再專門建一個生物顆粒廠,把所有的廢棒循環利用,這樣從生產到最后的產品回收,不僅沒有污染,還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我們還將擴大黑木耳種植規模,發展更多農戶種植黑木耳。我們將提供技術指導,并且保價回收,持續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群眾增收致富,力爭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做成鄉村振興的希望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