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工業化食用菌擺放整齊、長勢喜人,這給了我們很大的視覺沖擊。”9月22日,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耕讀教育基地,落戶位于丹陽市皇塘鎮的江南生物有限公司。大學生在鍛煉實操技能的同時,也感受到科技引領農業發展的時代已經來臨,農產品智能化生產大有可為。
江南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科研、技術開發,菌種選育、擴繁等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目前,建有國內規模最大的草菇和鹿茸菇工廠化生產基地,年產能達到2.5萬余噸。
“耕可以強體,讀可以潤心,耕讀教育已經成為涉農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萬由令告訴記者,此次在江南生物有限公司建立耕讀教育基地,主要是推動大學生走向現代農業企業,將校內理論認知扎根校外企業實踐,提升學生的知農愛農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
在皇塘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學生學習了食用菌菌種選育及擴繁技術、菌渣的微生物有機肥料處理等實操知識,并動手進行了鹿茸菌的分揀操作。
“進入菌類車間進行鹿茸菌的分切和包裝,看似稀松平常,我卻很快感到腰酸背疼。”食品2102班學生朱宇晨深切感受到操作工人的艱辛和不易,“今后,我要在食品裝備智能化方面加強鉆研,為解放工人師傅的雙手出一份自己的力。”
在企業導師的帶領下參觀鹿茸菌加工車間,也讓質安2002班學生祁玉鳳對食用菌的加工、貯藏、運輸等都有了更加系統的認知。“作為一名食品專業的大學生,我要掌握更多食品營養與安全方面的專業知識,為健康中國助力。”祁玉鳳說。
據了解,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每季度將安排學院周恩來班的20名學生前往該企業進行為期1-2周的耕讀教育,提升廣大學生理論學習的轉化能力,貼近企業生產,有效提高他們的工程技術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學生進行耕讀教育的同時,學院也將引導學院教師加強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速度。并且,也將每學期邀請企業技術人員來校開設實踐課程,對菌類研發、生產保鮮、貯藏及深加工等知識進行專業培訓,“專業技術知識從企業實踐返回課堂教學,也更加體現了實踐反哺教學的重要性。”萬由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