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庫爾勒市和什力克鄉庫勒村蘑菇基地內,一排排由廢舊香梨木屑做成的菌棒整齊有序地擺放著。村里的黨員志愿者正在整理菌棒、采摘平菇。部分菌棒已長出了不少平菇,像一個個撐開的小傘,分外惹人喜愛。
蘑菇基地是今年3月庫勒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與企業共同打造的庫勒村食用菌基地,鄉黨委通過對種植蘑菇產業的考察,發現蘑菇收益好、見效快,就整合全村農戶閑置羊圈來種植食用菌棒,基地采用合作社入股投資、企業做技術指導、農戶種植管理的模式,帶動村民集體發展食用菌產業,將食用菌產業打造成庫勒村支柱產業,實現村民穩定增收致富。
和什力克鄉黨委書記薛惠敏說:“前期決定發展食用菌產業時,我們就考察了食用菌市場,市里的幾家公司,鄰鄉的合作社都有著多年種植經驗和銷售渠道,現在鄉里的食用菌基地都是滿負荷運轉,也不愁銷路?!?/p>
食用菌基地的成立,不僅給村里帶來了收入,也給群眾帶來了新的就業途徑。8月初,庫勒村食用菌基地以一個菌棒5.8元的價格給艾買提提供了8500個菌棒,用于種植。菌棒的采割周期為3個月,按保守計算,每個菌棒3-4茬可以產3公斤的蘑菇,3個月就有8萬元的收入。
“這里原來是150平方米的閑置羊圈,現在羊圈種上了菌棒,這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事。”艾買提·卡得爾開心地說,“翻修羊圈有村干部上門幫忙,種植菌棒有技術員上門來教,采收的蘑菇裝箱后,基地還會上門收購,啥也不用愁?!?/p>
庫勒村食用菌基地不僅種植平菇、茶樹菇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菌類產品,也在培育高端的靈芝、人參。在該基地靈芝、人參培育房,一個個菌棒上鉆出鮮嫩的靈芝。
“菌房人工培育的靈芝和人參,不僅可以當中藥材銷售,還能當鮮花出售,或制成家庭擺放的工藝品,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毖菝粽f道。
近年來,和什力克鄉通過引導群眾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重點圍繞特色種養、生態旅游等產業,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經營,初步形成了“一鄉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科學發展經濟產業鏈,讓群眾的錢袋子慢慢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