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果園管理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果枝修剪愈發精細,修剪后的廢棄枝條如何處理,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新疆庫爾勒市鐵克其鄉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讓廢棄的梨樹枝條搖身一變,成為孕育香菇的優質資源,在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推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的升級與發展,成功探索出一條科技引領的綠色發展循環農業之路。
11月19日,鐵克其鄉廢棄果木循環利用食用菌產業園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一根根由廢棄梨樹枝條加工而成的食用菌生產棒,有序“走”下生產線。該產業園里,每年有3萬噸廢棄果木枝條被制成食用菌棒。園區內有8條香菇菌棒生產線,其中6條為全自動生產線,每日可生產3萬—3.5萬包菌棒,保障了香菇種植棚的需求,實現了香菇一年兩茬的高效生產模式。
“我們身后堆積如山的木屑都是由廢棄的梨樹枝條加工而成,這些木屑經過精細加工,被制成菌棒,先接受高溫消毒殺菌,再進入降溫車間冷卻,待溫度適宜時進行點種,然后被送入培養房精心培育約60天,很后進入大棚。值得一提的是,梨樹枝條培育出的香菇品質優良,采摘期比普通香菇多一茬。”新疆維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維介紹。
如今,該產業園已頗具規模,建成的134座食用菌大棚年產香菇2600噸,為當地村民帶來了真真的收益,并解決了當地300多人的就業問題,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未來,該產業園將以蘑菇種植產業為核心,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推出香菇粉、香菇醬、香菇脆等加工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將廢舊菌棒二次利用,加工成有機肥料,反哺農業生產,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農業閉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