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位于箬橫鎮新基村的青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16座愛爾蘭新型蘑菇種植大棚歷經42天的精心培育,迎來首批“數字”蘑菇開采上市,不少批發商慕名前來采購。
這批蘑菇的栽培基質是在7月6日正式進入菇棚的。公司負責人陳明法告訴記者,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這批蘑菇享受的“待遇”可是極為現代化的,“其生長的溫度、濕度、含氧量都是通過智慧系統實時調節的,整個生長期、開采期都有質量追溯數據,全流程保證零農殘、無漂白、無水洗,可謂是從‘空調房’里走出來的?!?/p>
菇農陳雪亮有著20年的雙孢菇種植經驗,也是公司股東之一。這種數字化種植方式,他也是頭一次見。他說,從基質培育到蘑菇生長,他都無需親自照料,“哪怕是遇到氣溫變化,也不影響蘑菇的生長環境,出產的數量與品質都是一流的,真的很神奇。”
在這個新型種植基地里,每個大棚都有2排,每排都有6層菇床,工人們只需站在移動升降機上,就可以實現層排開采作業。
在以前的菇棚,要想實現蘑菇開采作業,不僅要帶上電筒、梯子,而且要忍受菇床基質散發出來的臭味,簡直是在泥潭子里“渾水摸魚”。工人張芝蓮說:“如今,這里不僅亮堂堂的,還無需搬著梯子來回地走、上下地爬,只要動動手就可以了,方便極了!”按照張芝蓮的開采速度,如今她一天能摘一二百籃子蘑菇,效率是以前的兩至三倍。
該基地采用的是當前蘑菇工廠化栽培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利用三次培養料進行種植,與原先的二次發酵料相比,菇房年周轉次數從4次提高到7次,產量從每平方米20公斤提高到30公斤,菇房利用率和產量得到了明顯提高。此外,上料機、拉網機等十多種雙孢蘑菇工廠化種植機械成功應用于基地生產,充分展現出農業機器換人、智慧農業的廣泛應用和推廣。
“通過數字賦能,這批住在‘空調房’的蘑菇一般50天左右就可以生產完成。而且在工廠化生產條件下,占地面積18畝的廠房能達到傳統方法155畝地的年產量,是傳統大棚種植的8倍多?;乜蓪崿F雙孢菇日產3.3噸,年產值1400萬元?!标惷鞣ū硎荆九⒐浇Y束開采后,將馬上進入到下一輪的種植環節。屆時,16座愛爾蘭新型蘑菇種植大棚同時發力,將有效緩解雙孢菇淡旺季上市問題,實現全年無差別生鮮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