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時節,萬物繁茂,河南省西峽縣的香菇還在默默汲取自然的營養,而菇農們卻已經開始了忙碌。走進西峽縣西坪鎮豫鄂陜香菇交易市場,冷鏈倉儲供應區里129座冷庫堆放得滿滿當當,運輸的車輛川流不息,三條香菇分揀線開足馬力趕制訂單,一派熱鬧景象。“西峽雖然以冬菇為主,但市場建立起來后,內蒙古、陜西、河北等地的夏菇也在這里集中銷售,香菇貿易全年不斷,解決了1000多人的就業難題,年交易額在60億元以上。”西坪香菇協會會長雷海軍介紹說。
冷鏈、分揀、加工、銷售這種多業態、多功能融合的產業園模式不僅大幅提升產品的區域影響力,也帶動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成為該鎮興產業、穩就業的制勝“法寶”。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西峽實施特色種養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多業態融合產業園“三園”聯建,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振興。
該縣以仲景宛西制藥、仲景食品等龍頭企業為支點,依托“菌果藥旅”四個百公里產業長廊,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帶動、合作社參與的模式,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農機裝備制造、生物萃取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引進入駐,打造食品、果品、藥品、飲品等產業集群,拉長產業鏈條。同時,推進“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研學”“農業+健康養生”等多業態融合,培育了一批休閑觀光、科研教學等農業精品線路,實現園區經濟三產融合、互促共進的良性脈動。
據統計,2021年西峽“菌果藥旅”四大特色產業綜合效益突破300億元,在惠及20萬西峽群眾的同時,也解決了脫貧群眾、監測對象3336人的就業問題,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以前都沒敢想過自己能到飛龍特種鑄造公司工作,這可是上市企業,政府不僅給咱培訓,還給認定了技能等級,手下有了真功夫,就業不用愁。”米坪鎮野牛村脫貧戶朱元豪開心地說。
據了解,該縣在不斷擴大產業容量、擴充就業空間的同時,積極落實“人人持證、技能河南”政策,拓展就業渠道,以動態監測幫扶為載體搭建就業幫扶平臺,在就業信息、就業渠道、就業崗位等方面實現“雙向透明、雙向選擇”。今年以來,該縣開展各類實用技術培訓20多次,累計培訓脫貧群眾5000余人次,在脫貧戶和監測對象中已培養各類持證人才949人。其中,“菌果藥”種植類技能人才807人,農村實用人才(食用菌生產工、農機駕駛員等)124人,電子商務師等高技能人才18人,脫貧群眾、監測對象累計就業達4156人,實現了群眾就近就業、就地發展。
在“雙業”的高效驅動下,西峽鄉村振興呈現多點突破、百花齊放的局面,產業拔節發展,就業穩步提質,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