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魯山縣團城鄉棗莊村的香菇大棚里,工人們正忙著采摘、裝車。“我公司在棗莊村建設了冷庫、制棒房和滅菌室,為香菇種植戶提供統一制棒供種、技術指導、運輸銷售服務,保證質量和產量,帶動全鄉建設香菇大棚300余座。這里所產的‘9608’花菇傘蓋厚、菇腿短,吃著口感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該縣九九鄉情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匡長軍說。
魯山縣食用菌種植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該縣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是食用菌的“黃金產區”。多年來,魯山縣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成熟的技術基礎,食用菌產業穩步發展,成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先后榮獲“全國食用菌行業先進縣”“食用菌生產先進基地縣”“中國香菇之都”等稱號。
該縣將香菇產業確定為農業主導產業,積極申報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2020年11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魯山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進入創建期。
在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的過程中,該縣專門成立香菇專業協會和種植加工行業聯合會,依托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為種植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培訓服務,大力推行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統一投入品供應和使用、統一出菇期管理、統一收獲等“五個統一”生產管理模式。
“我們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實現對溫度、濕度的精準控制,提高了香菇品質。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成功后,可使每公斤香菇價格增加1元,全縣香菇產業由此可直接增收3億元。”魯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海波說。
魯山縣現有61個香菇種植專業村,爭相采用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該縣觀音寺鄉石坡頭村興建了32座第三代雙拱香菇棚,實現了通風、降溫全智能化控制。瓦屋鎮土橋村的香菇大棚有400多座,建有16座冷庫、兩個制種基地、兩個制棒車間,帶動300余名村民或承包大棚種香菇、或就近務工增收。
截至目前,魯山縣食用菌相關企業有300余家,發展種植戶2.1萬余戶,帶動8600戶45000余人穩定脫貧。魯山縣堯榮菌業有限公司、九九鄉情農業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香菇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另有3家香菇加工企業進入了綠色食品申報認證程序。瓦屋鎮、觀音寺鄉等9個鄉(鎮、辦事處)按照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指標體系要求,完成了3萬畝香菇的創建任務。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成功后,魯山縣將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香菇綠色食品原料供應基地。
魯山縣食用菌種植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該縣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是食用菌的“黃金產區”。多年來,魯山縣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成熟的技術基礎,食用菌產業穩步發展,成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先后榮獲“全國食用菌行業先進縣”“食用菌生產先進基地縣”“中國香菇之都”等稱號。
該縣將香菇產業確定為農業主導產業,積極申報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2020年11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魯山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進入創建期。
在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的過程中,該縣專門成立香菇專業協會和種植加工行業聯合會,依托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為種植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培訓服務,大力推行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統一投入品供應和使用、統一出菇期管理、統一收獲等“五個統一”生產管理模式。
“我們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實現對溫度、濕度的精準控制,提高了香菇品質。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成功后,可使每公斤香菇價格增加1元,全縣香菇產業由此可直接增收3億元。”魯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海波說。
魯山縣現有61個香菇種植專業村,爭相采用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該縣觀音寺鄉石坡頭村興建了32座第三代雙拱香菇棚,實現了通風、降溫全智能化控制。瓦屋鎮土橋村的香菇大棚有400多座,建有16座冷庫、兩個制種基地、兩個制棒車間,帶動300余名村民或承包大棚種香菇、或就近務工增收。
截至目前,魯山縣食用菌相關企業有300余家,發展種植戶2.1萬余戶,帶動8600戶45000余人穩定脫貧。魯山縣堯榮菌業有限公司、九九鄉情農業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香菇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另有3家香菇加工企業進入了綠色食品申報認證程序。瓦屋鎮、觀音寺鄉等9個鄉(鎮、辦事處)按照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指標體系要求,完成了3萬畝香菇的創建任務。綠色食品原料(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成功后,魯山縣將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香菇綠色食品原料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