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獲悉,上蒜鎮上蒜村江紅蔬菜花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100畝大球蓋菇進入豐收季,但受疫情影響,本來可以銷往省內外的大球蓋菇出現運輸和銷售不暢等難題。
走進晉寧區上蒜鎮上蒜村江紅蔬菜花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棚里,可以看到一排排鋪著松針的壟面上,冒出一朵朵大球蓋。自2017年開始,晉寧上蒜鎮上蒜村便開始種植大球蓋菇,如今全村的種植面積突破100畝,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農業產業。合作社社長李江紅介紹,合作社種植的大球蓋菇品種是“中菌金球蓋1號”,又名赤松茸,其味清香,肉質滑嫩,口感近似野生菌。這種菌子可以煲湯、炒吃,甚至可以生吃。
這段時間,大球蓋菇迎來豐收季,預計產量可達500余噸,但是村民們卻高興不起來。由于受疫情影響,運輸和銷售不暢等難題讓廣大種植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李江紅憂心忡忡地說:“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新的菇長出來,每天都要采收,但是采收了又沒有銷路,很是發愁。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來推銷,效果都不好,可不能看著農戶們種出來的菇都爛在地里呀。”
走進晉寧區上蒜鎮上蒜村江紅蔬菜花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棚里,可以看到一排排鋪著松針的壟面上,冒出一朵朵大球蓋。自2017年開始,晉寧上蒜鎮上蒜村便開始種植大球蓋菇,如今全村的種植面積突破100畝,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農業產業。合作社社長李江紅介紹,合作社種植的大球蓋菇品種是“中菌金球蓋1號”,又名赤松茸,其味清香,肉質滑嫩,口感近似野生菌。這種菌子可以煲湯、炒吃,甚至可以生吃。
這段時間,大球蓋菇迎來豐收季,預計產量可達500余噸,但是村民們卻高興不起來。由于受疫情影響,運輸和銷售不暢等難題讓廣大種植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李江紅憂心忡忡地說:“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新的菇長出來,每天都要采收,但是采收了又沒有銷路,很是發愁。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來推銷,效果都不好,可不能看著農戶們種出來的菇都爛在地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