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尉氏縣崗李鄉立足產業基礎,依托耕耘農業食用菌種植合作社龍頭優勢,以創建市級食用菌農業產業園為契機,積極推進“食用菌產業”(2019-2021)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強力實施黨建引領+“強社帶弱社”+食用菌扶貧工程,探索形成了“黨建作引領、強社作帶動、弱社作產業、貧困戶作股東”的產業扶貧模式,不僅帶動了群眾脫貧增收致富,還有效實現了產業興鄉,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三鏈”建設強化支撐。為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該鄉大力實施“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三鏈”建設,強力推進黨建與產業、支部與脫貧的“兩融合”,實現產業發展與鞏固脫貧成果互促共贏。目前,全鄉建設的41個食用菌產業扶貧點和其他帶貧企業均實現了支部與產業、貧困戶的利益鏈接和深度融合機制。特別是耕耘農業(國瑞合作社)在產業鏈上與獨樓馬村建起了聯合總支,為食用菌產業龍頭帶貧注入了新活力。
“強”社帶“弱”社抱團發展。為增強食用菌幫帶效果,崗李鄉創新推動“強”社(食用菌種植合作社)與“弱”社(貧困戶抱團成立的合作社)簽訂“強社帶弱社”協議,對貧困村或距離公司較近的培安、宏志和浩勝等3家合作社,公司負責提供土地、廠房、設備、原材料、菌棒、技術、市場、產品回購等,使80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增收。對距離公司較遠的合作社公司主要負責提供原材料、菌棒、技術、產品回購等,目前公司已為9家抱團發展成立合作社、家庭農場簽訂了“強社帶弱社”協議,強化以“強”帶“弱”機制,在“強”社帶“弱”社模式的引領下,“強”社全程進行技術指導,以高于市場0.1元的價格,對弱社食用菌進行溢價收購,促進“強”“弱”雙贏。
直接務工助農增收。為著力挖掘食用菌產業帶貧能力,確保弱勞動能力的脫貧戶、監測戶持續增收致富,各責任組組織其到食用菌產業園從事菌棒制作、原材料收集、菌棒入棚、采菇等簡單勞動,實現貧困戶直接就業134戶,其中監測戶12戶,戶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土地入股戶戶分紅。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中,該鄉瞄準土地要素,積極引導食用菌種植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入股協議,通過土地入股分紅,讓121戶脫貧戶、2戶監測戶每年每畝收入不低于1500元,土地入股強化了產業與土地收益的鏈接,有效鞏固拓展了脫貧成效。
菌棒代管聯結收益。為提高食用菌產業帶貧覆蓋面,對于沒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監測戶,使用產業扶持資金購買菌棒,由合作社代種代養,利潤進行5:5分成,戶年均收入2000元左右,參與食用菌菌棒托管的貧困戶達30多戶,有效促進了貧困戶增收。
自包大棚雙促增效。同時還注重產業增收“造血”功能,鼓勵脫貧戶、監測戶和自包大棚發展產業,通過創建食用菌產業園,已有18戶脫貧戶承包食用菌大棚12座,戶年均增收10000元。
目前,崗李鄉建成食用菌扶貧基地41個,輻射帶動洧川、大馬、朱曲、張市等6個鄉鎮發展種植食用菌產業,新建食用菌大棚290多座,帶貧2043戶,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