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荊州、宜昌兩地農科院領導帶著專家相約來到松滋市萬家鄉雷井口村的大球蓋菇栽培示范基地進行田間管理及采摘技術指導,共同見證了“宜荊荊恩”城市群農業科技一體化合作成果。
今年9月,荊州農業科學院和荊州市政協帶領雷井口村部分兩委委員赴宜昌市農業科學院就食用菌大球蓋菇栽培尋求技術指導。經過前期原料發酵、播種、養菌管覆土、催菇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環節指導,“小胖墩兒”大球蓋菇在冬日暖陽下如期而至、破土而出。在栽培現場,村書記陳小兵介紹了大球蓋菇目前出菇采摘及銷售情況,現基地每天能出菇200多斤,品質最好的大球蓋菇每斤能賣到40元。蘑菇專家劉世玲就大球蓋菇出菇管理、采收初加工等技術環節進行了現場指導,對即將到來的寒潮和出菇管理需求做了相應的應對技術措施。
在座談會上,市政協副秘書長胡志東對荊州農業科學院和宜昌市農科院專家團隊給予的技術支撐給予充分肯定,對接下來的產業發展、產品銷售等工作征求了與會專家意見并進行了部署。荊州農業科學院院長陳洪洲就采后冷藏、銷售、包裝以及“菇-菜”“菇-瓜”茬口栽培模式進行了探討。宜昌市農科院副院長馮德品對雷井口村珍稀食用菌產業在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作及項目爭取與產業鏈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雷井口村大球蓋菇栽培基地,是“宜荊荊恩”四地農科院簽訂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第一個成功實踐。在“宜荊荊恩”城市群農業一體化過程中,各農科院將發揮各自特色和優勢服務于四地農業產業發展,為農業特色產業鏈建設和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