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走進世界最大的單體食用菌工廠看成都現代農業4.0


    【發布日期】:2021-12-27  【來源】:錦觀新聞
    【核心提示】:成都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高性能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豐科國際(蓉歐)食品加工生產基地。總投資5.26億元的一期項目已于2020年12月26日竣工投產,雖然尚未實現滿產,卻已創造了多個國內國際之最:世界最大的單體食用菌工廠,也是當今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化食用菌生產基地,還是國內出口量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成都市首個國家級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

    成都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高性能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豐科國際(蓉歐)食品加工生產基地。總投資5.26億元的一期項目已于2020年12月26日竣工投產,雖然尚未實現滿產,卻已創造了多個國內國際之最:世界最大的單體食用菌工廠,也是當今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化食用菌生產基地,還是國內出口量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成都市首個國家級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

    是成都選擇了豐科,也是豐科選擇了成都。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成都市正在著力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動能轉換,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而聚焦專精特新,一個又一個如豐科這樣的龍頭項目紛至沓來,引領成都現代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加速形成,共同推動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邁向4.0時代。

    一看數字化,告別看天吃飯,一平方米產值可達36000元/年。

    驅車前往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隆冬季節。不同于春夏的綠色,路旁的土地上黃色和灰色交織,顯得有些蕭索。而當推開成都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工廠化菌菇車間大門,溫暖濕潤的空氣夾雜著蘑菇的清香撲面而來,猶如春天的氣息。奇異的藍色光源下,一朵朵白玉菇從瓶中探出了頭,剛經過自動噴淋的鮮菇頂著細密的水珠,在藍光下顯得格外嬌嫩。

    門口一塊屏幕上的數字不停跳躍,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各種指標通過廠房里四處隱藏的探頭被實時顯示,并自動進行數據分析,自動根據對應的長勢進行制冷、加濕、通風等操作。“進入培育工廠后,便進入了模擬蘑菇自然生長環境,白玉菇的生長周期是22天,我們對不同階段的菇柄粗細、高度,菇帽大小都已形成數字化標準,從而進行一系列‘田間管理’,不同的是,在我們這里不需要人來操作,而是基于數字化的智慧農業,實現全程全封閉自動化管理,也就是說,不管外面刮風下雨還是大雪冰雹,都跟我們無關,這些嬌嫩的蘑菇都能安安心心、健健康康地茁壯生長。”李德成說。

    管理數字化只是豐科成都數字化工程“肉眼可見”的一部分。在科學研究蘑菇生長過程需要吸收的大量多糖及氨基酸類營養元素后,工廠完成了蘑菇生長過程所需營養元素及各種營養元素作用效果的大數據積累,技術人員再利用各種天然原料測定其營養成分,進行精確配方配比,在開發出最適合蘑菇生長培養基配方的同時,實現了培養基的純天然及絕對的零添加。

    彌漫于整個車間的浪漫藍光正是數字化生產的一部分。“我們對大自然的七色光譜做了分析,發現不同的光與不同的農作物之間有不同的生長和抑制作用。”李德全告訴記者,“比如蟹味菇和白玉菇喜歡藍光,而香菇平菇則在紅光下長勢最好,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品種和長勢調節光的色度和照度。”他說。

    在強大的數字農業基礎上,豐科成都工廠的集約化程度也做到了極致。記者看到,這間189平方米的數字化生育室里,鮮菇從地面“長”到了天花板——一共有400多個架子,每個14層,22天的生長周期后,這個房間一共能出產25—30噸鮮菇,折合下來每平方米140公斤。而整個工廠一共有90間這樣的生育室,可以做到一年四季365天每天都能采收菌菇,“整個工廠年產能3500噸,折合下來,每平方米生育室每年可生產0.2噸鮮菇,年產值約36000元!”

    數字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在豐科的二期規劃上,基于高科技的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將更進一步提升。根據規劃,豐科成都公司二期將建設整個集團的研發中心,與中國農科院、上海農科院、四川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設成為國家級食用菌研發中心。

    二看標準化,僅有200人的生產線,每天能出菇40噸。

    走進豐科成都工廠,每條生產線都在不停地運轉。從基料調制到填裝入瓶,到高壓恒溫滅菌,再到接種、消毒、轉運、催芽,最后機械采收、空瓶回運等一整套流程,全部在傳送帶上看得清清楚楚。但偌大的工廠卻顯得有些“冷清”,記者從一樓走到三樓,還沒碰到10個員工。

    “我們整個生產過程都在基于網絡通訊技術的流水線上,不僅可以將人工減少到最低,還能極大地保證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從而提高產品的標準化程度。”李德成帶記者隨意走進接種生產線,只見一批接著一批的菌種順利裝瓶接種,然后通過全自動傳輸帶轉入冷卻區,待冷卻過后再進入培育區,整個過程井然有序。仔細一看,這個傳送帶跟其他工廠不同——每隔幾米就有一個探頭。“這是遍布整條生產線的傳感器,可以實時感應在制品所處位置,并根據工序和前方的數據進行下一步操作。”順著李德成的手指,記者看到,這些裝瓶完畢的菌種到達傳送帶的“岔路口”時會稍作停頓,然后選擇左邊或是右邊的“道路”繼續前進,“這就是前方在給它們下達‘指令’,告訴它們該進入適合的位置。”

    不僅是接種環節。在這座全自動工廠內,原料通過自動化攪拌鍋自動攪拌,均勻灌裝至裝瓶機并打孔壓蓋,設備在感知到原料灌裝完成后自動進入滅菌系統開始滅菌。第二天接種后自動傳輸進入培養房開始培養,經過80天數字化環境控制培養后,經過自動拆垛、搔菌、注水、上架后進入數字化控制栽培房,進入21天的栽培環節,21天后出菇,自動采收,僅在包裝環節才需人工介入。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均做到了前后貫通,全過程可追溯,每個智能化生產階段出現問題均會出現中央系統報警,實現了所有生產環節無人工操作、無二次轉運、降低無效等候時間、降低中間庫存。

    據悉,與目前國內同等規模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相比,豐科成都基地減少了大約80%的人工和60%的能耗消耗,提高生產效率大約30%,從而降低生產費用大約20%,降低了10%的產品不合格率。數字化的生產過程使得豐科在每批次的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有生產時間可控、成品率可控、生產成本可控,使工廠的成品率達到了99.97%,同批次蘑菇出菇高度一致,重量均勻,不同批次間產品表現波動極小,非常穩定。

    三看國際化,搭乘中歐班列,“成都造”鮮菇覆蓋歐洲、俄羅斯全境。

    又謝絕了一個海外訂單,李德成拿起電話,協調中歐班列最近一趟的發貨事宜。“沒辦法,目前成都工廠每周至少要推掉3個出口單,每單至少都有6、7噸。”他告訴記者,“冬季是菌菇銷售旺季,這段時間訂單特別多,我們正在加班加點上新的生產線,爭取2022年底9條生產線全部實現滿產,屆時日產量將到達100噸,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

    豐科生物科技公司是世界知名的食用菌生產企業,產品已遠銷57個國家,在全球銷量已超過了10億朵。其旗下的白玉菇、蟹味菇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全國食用菌企業中出口量也排名第一。根據公司規劃,位于青白江的成都公司主要針對歐洲、俄羅斯全境以及東南亞市場,目前公司的產品出口比例已經達到了30%,但由于尚未滿產,還是不能滿足需求。

    “從選址在成都,我們就做好了對接歐洲市場的準備。”據李德全介紹,公司之所以將全國第5個工廠同時也是最大的生產基地落戶成都青白江,看中的正是中歐班列輻射歐洲的樞紐優勢,以及成都較為完善的農業產業鏈。

    以一個貨柜(6—7噸)的鮮菇為例。搭乘中歐班列從青白江出發到歐洲的各大市場,運費只需要1.3萬美元,基本與海運持平,大大低于空運價格。采用豐科包裝專利的鮮菇可保鮮40天,走海運將極大增加質量風險,而中歐班列只需要2周。

     
    關鍵詞: 食用菌 豐科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乐山市| 临洮县| 苍山县| 怀集县| 禹州市| 临汾市| 桦南县| 云龙县| 措美县| 兴安盟| 丁青县| 浑源县| 太康县| 贡嘎县| 太和县| 蒙山县| 顺平县| 清丰县| 舞阳县| 汉源县| 蒙自县| 盐池县| 石棉县| 冕宁县| 曲松县| 普安县| 江口县| 嘉峪关市| 福海县| 雅安市| 长垣县| 鄂尔多斯市| 石城县| 台北县| 禹州市| 玛曲县| 南昌市| 南溪县| 冀州市|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