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雷波縣高二半山區,迎來了天麻豐收,汶水鎮彭家山村民蘇月古和同村的村民們,整日忙碌在山間只為深埋其中的“土疙瘩”。
它叫烏天麻,是傳統“藥食同源”天麻家族中的上品,被稱為“天麻中的黑金”,長得像土豆,但在蘇月古和村民們眼中卻是寶貝。每年11月至12月初,就是進入雷波烏天麻的采挖季節,采挖前,上山測產成為每個彭家山村民的心頭大事。蘇月古等人就是村里選出的“監督員”。
“過去這些地方都是荒山,現在全是烏天麻!”崎嶇山道旁,看到測產員接連刨出的大個頭天麻,蘇月古臉上的皺紋全部舒展開來。聽說最新采挖的這批將供應給2000多公里外的浙江寧波市象山縣。
近幾年,雷波縣引入了雷波本道農業生物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各村聯合投資烏天麻產業園助力農戶脫貧增收。“去年,天麻市場價一公斤超50元,是玉米、土豆、蕎麥等價格的數十倍,幫助脫貧戶年均增收3000元。”“本道農業”負責人說,該公司的烏天麻都是仿野生種植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地,下種后天然生長兩年以上,目前產業園連片種植烏天麻面積已達3000多畝,涉及全縣38個自然村,受益脫貧戶達3000多戶1.7萬人。“天麻產量價格高低直接關系每戶村民的分紅收入,”
得益于寧波象山與雷波東西部協作的精準幫扶,今年以來,雷波縣深耕“烏天麻”產業,創建象雷東西部協作扶貧車間,有力促進當地脫貧戶的就近就地就業;本道農業種植生產的雷波天麻產品還多次參加寧波與涼山、象山與雷波舉辦的農特產品展銷活動,全面進軍象山乃至長三角地區城市市場反響熱烈。因藥食同源的特性,來自寧波象山的餐飲企業也紛紛到訪雷波烏天麻產區,合作研發山海天麻養生菜品,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烏天麻營銷平臺,進一步助力當地烏天麻產業可持續發展,農戶家門口增收致富,為農民架起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烏天麻真正成為雷波縣農民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有力地促進了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