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宣恩縣珠山鎮和平村鐵廠坡片區的香菇種植基地,菌棒上長滿了肉厚圓整的香菇,種植戶曹厚銘從早晨開始忙碌,仔細查看香菇長勢,及時采摘成熟的香菇。
“我從小就有個理想,希望做好一個能夠提高土地產出和價值的產業,而地栽香菇如了我的愿。”宣恩縣金藏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曹厚銘說。
據了解,地栽香菇一改菇農普遍采用的香菇傳統栽植法,把香菇菌棒栽到地里進行培植,降低了生產成本,產出的香菇質量好,其菇形具有圓正、蓋厚、柄短、含水量低等特點。曹厚銘2019年開始種植地栽菇,今年已將基地擴展到26畝左右。他種植的香菇品質好,受到市場的青睞。
“它的優勢在于營養豐富,外觀好看,口感更佳。”曹厚銘介紹說,通過采取站立栽植法,香菇畝產可達0.75萬至1萬公斤,畝產值近15萬元。
如今,小香菇不僅成為當地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還成了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香餑餑”。曹厚銘通過“銷售平臺+合作社+菇農”的模式,大力發展香菇產業,每年能帶動超過100人就近就業。
“來到基地工作后,就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最開始是做菌棒、填空,現在香菇成熟,天天都來采。這份工作離家里近,待遇好,工資100元一天。”該村村民劉天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