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明旭影)湖北省曾都區香菇出口產量和生產規模居全省之首,占全國干香菇出口量的20%。近年來,該區積極推進食用菌生產原料轉換、產品結構轉型,變“一菇獨秀”為“百菌齊放”。
目前產品已由原來單一的香菇品種發展到木耳、巴西菇、杏孢菇、金針菇、雙孢菇、白靈菇等20多個品種,“香菇王國”變身“食用菌王國”。
曾都區在穩定香菇、木耳兩個主導品種的基礎上,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攜手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引進珍稀草腐菌類,成功引導農民發展巴西菇、雙孢菇、金針菇、杏鮑菇等20多個珍稀品種,實現木腐菌向草腐菌轉變,產品出口47個國家和地區。現在,菇農一年四季有菇種,產品抗市場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曾都區政府成立食用菌生產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布局食用菌品種,逐漸形成一鎮一品。安居鎮農民利用稻草、牛糞等農業廢料種植巴西菇,全鎮發展巴西菇大棚2500余個,年創產值3500萬元。全區巴西菇發展到100多萬平方米,白靈菇、雙孢菇等30萬袋。去年,全區草腐菌產量達到200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