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時節,在交城縣龐泉溝植被茂密的山溝里,人們常常能看到一位打扮樸素,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馬不停蹄地從一個村跑到另一個村,從一個食用菌溫室大棚鉆向另一個大棚,手把手教種植戶培育食用菌,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解決一個又一個棘手問題,樂此不?!?/span>
他就是交城縣農委食用菌研究中心主任任建全,這也是他的工作常態。多年來,任建全大力發展菌類特色產業,積極帶領農民增收致富,先后獲得感動呂梁——2017脫貧攻堅年度人物提名獎、山西省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個人、“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骨干人才等多項榮譽稱號,2021年獲得“奉獻呂梁服務六新”優秀人才奮進獎。
與農業結下不解之緣
45歲的任建全出生于農村,從小對農業、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山西農業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交城縣農業局工作,主要從事農作物保護、病蟲害防治、食用菌種植等工作。
從大學畢業,就與農業打交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建全愛上了大山,也愛上了農業。20年來,在農作物保護、病蟲害防治、食用菌種植領域深耕不輟。每年的農作物生長關鍵期,任建全都會深入田間地頭,對小麥、玉米、馬鈴薯、蔬菜等主要農作物進行田間調查和記錄,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并及時向全縣各級各相關單位發出預報,指導全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為交城縣農作物增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多年來,任建全在農業多個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績,曾被山西省農業廳環保站聘為農村能源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全省農民技工2萬多名,多次在縣委組織部組織的大學生村官、農村干部、第一書記培訓中講授農業、農村發展知識,多次受到省、市、縣相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發表《氮肥對汾河灌區番茄產量的影響試驗》、《氣象條件對交城縣一代玉米螟的影響》、《羊肚菌常見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等專業性很強的著作。
帶頭示范引進新技術
交城大山里遍地皆好貨。好山、好水、好空氣、好土壤,孕育了不少綠色優質農產品。長期以來,受自然環境、交通條件等因素影響,多數優質農產品屬于碎片化、無品牌生產,“養在深閨人未識”。
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交城縣將特色農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投資300余萬元在龐泉溝建立食用菌研究中心,在農業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任建全被委派擔任中心主任。
吊袋木耳栽培技術可滿足木耳等菌種對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的要求,省地省水省工,每平方米可吊袋近60袋,并能有效地抵御自然災害,可控性強,產品型好、質優,尤其適合土地缺乏的山區推廣。任建全主動外出考察,引進吊袋木耳栽培技術,建成2個吊袋大棚,引進黑木耳、玉木耳、猴頭菇等適合吊袋栽培的菌種,實現了食用菌產業規?;藴驶a,成為山區脫貧攻堅重點產業。在此過程中,任建全承擔了技術指導的大部分工作,種植戶只要遇到技術上的難題,都會向他求教,他總是有求必應,積極幫助解決。在他的指導下,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集中連片規模發展,交城縣建成吊袋木耳大棚153個,吊袋177萬袋木耳菌棒,涉及交城縣龐泉溝、東坡底、會立3個鄉鎮11個合作社,直接帶動900多戶貧困戶3000多人實現脫貧增收。
“項目落地了,產品有了,如何銷售出去成為村民們擔心的問題”??粗约河H手培育的長勢喜人的木耳,任建全不無擔憂。為打開木耳產品市場,他多次出去考察食用菌加工企業,探討木耳產品深加工產品,與加工企業合作試驗開發出木耳面膜、木耳脆片、木耳飲料、罐頭、木耳辣醬等產品。為下一步食用菌深加工、提升產品價值奠定了基礎。“交城山龐泉雪耳”這個木耳品牌成為又一張交城名片。
開辟食用菌研發新路子
羊肚菌,世界“四大珍菌”之一,其營養價值高,民間常有“常食羊肚菌,八十滿山走”的說法。2016年受組織委派,任建全只身一人進駐距交城縣城90公里的龐泉溝腹地,開始羊肚菌的研究和人工種植。羊肚菌市場售價昂貴且生長環境苛刻,在此前沒有任何人工種植經驗可以借鑒,一切只能從頭做起。
“羊肚菌含有18種氨基酸,蛋白質含量高達20%,兼具食用、藥用功能,是‘四大名菌’之一。銀白木耳富含膠原蛋白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享有‘天下第一耳’的美譽。交城具有開發野生食用菌的天然稟賦,現在我們開發出了羊肚菌人工種植技術,增加了農民收入,為全縣產業脫貧貢獻了力量?!闭勂鹧蚨蔷?,任建全有說不完的話。
食用菌行業的技術研究比較特殊,短期內一般看不到成果,要想做好品種研究、創新培育方式,需要長時間的反復試驗與積累。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繁華。對他來說,能夠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最大的樂趣,解決技術瓶頸是職責所在。任建全帶領3個合作社在交城縣龐泉溝鎮開展試驗種植,克服困難,放棄節假日,在龐泉溝鎮最多時一住就是兩個月。經過8個多月的研發與試種,2017年4月,羊肚菌人工種植成功,填補了交城縣珍稀食用菌人工種植的空白。試種成功后,任建全繼續在羊肚菌品種、栽培模式上下功夫,馴化培育本土野生資源菌種,進行規?;茝V種植。2017年11月,他組織在交城縣平川地區開展日光溫室羊肚菌試驗種植,2018年春節前,羊肚菌已陸續開始出菇,長勢良好,試驗的成功大大改善了日光溫室冬季種植蔬菜效益低的狀況,實現了菌菜輪作,為設施農業經營戶增收找到新的模式。
腳下的山路百折盤旋,靠著一步一個腳印,任建全的辛苦得到了回報。談起基層的苦和科技推廣的難,他一句話帶過:“能為農民增收盡一分力,有一種成就感。”
現如今,任建全的目標是發揮“交城山”資源優勢,為交城打造“夏養山西、康養交城”全域旅游交城特色食用菌產品,把21世紀提倡的“一葷一素一菇”健康理念傳播到每一個人心中,讓更多的人食用到食用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