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作為優勢特色產業,在產業扶貧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一年多的建設,近日,滬滇扶貧協作項目富村鎮標準化食用菌菌棒加工廠正式建成投產運營,生產車間內數十名工人正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忙碌著,現場呈現出一個緊張而有序的生產場景。

菌棒廠的正式投產,標志著富村鎮靠購買菌棒種植食用菌的歷史徹底結束,為推動建成食用菌全產業鏈奠定了堅實基礎。菌棒廠滿負荷生產的情況下可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讓更多當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來自大凹子村委會村民尹菊蓮說道:“以前,我在食用菌種植基地上班,菌棒廠建成以后,我又主動來這里上班,每天90元工資,一個月下來如果滿勤的話,工資收入也有2700元左右,這樣不僅能夠補貼家用還方便我照顧家人。”
近年來,富村鎮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充分利用轄區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優越的區位條件,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運作模式,在滬滇扶貧協作項目資金的幫助下,積極整合涉農資金,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富民強鎮的主導產業發展,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120畝,建成冷庫2個、烘干線6條、標準化菌棒廠1個,形成了集菌棒加工和食用菌種植、冷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食用菌產業成為富村鎮又一大特色支柱產業。
“自食用菌基地建成以來,菌棒一直從外面購買,種植成本較高,種植后利潤空間較小,現在建成了自己的菌棒廠,成本可以節約一半多,滿負荷運轉的前提下,每年生產的菌棒可達400萬棒左右,在滿足基地種植的同時,還可以向外出售大約200萬棒,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及鄉鎮發展食用菌產業,預計菌棒廠一年下來可實現利潤200萬元左右。”鎮特色產業辦主任桂常盛說道。
大凹子村黨總支書記董影自信地說。“食用菌產業的市場前景廣闊,菌棒廠順利建成投入生產,生產出了自己的菌棒,我們對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信心更足了,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更有把握了。”

“生產菌棒的原材料主要是不含油質的木材,粉粹后的木屑,加上少量麥麩、玉米粉等配料作為原料。”正在指導菌棒生產的技術員介紹道。“目前,菌棒廠還在試運行階段,只啟用了一條生產線,主要生產香菇、平菇和雞樅菌三個品種菌棒,平均每天產量在8000棒左右,周期短的1個月、長的3個月,就可以運送到基地種植,接下來菌棒廠將同步生產羊肚菌、豬肚菌等更多品種的菌棒,滿足更多種植企業、農戶種植食用菌需求。”
在今后產業發展過程中,富村鎮將緊緊圍繞“1+2+N”產業布局,即:做活以集鎮為中心,集農產品研發、精深加工、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為一體化的現代化農產品交易市場,做強魔芋、生豬2大支柱產業,同步培育發展食用菌、軟籽石榴、獼猴桃、中藥材等N個新興產業,著力構建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富村由農業大鎮向農業產業強鎮轉變,引導更多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入農業產業經營,帶動更多群眾持續增收致富,努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