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漳縣堅持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全力打造的新興產業之一,積極籌措資金,全力創建基地,傾心打造品牌,科學有序推進,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目前,在石川、東泉、四族、三岔、殪虎橋等7個鄉鎮建成黑木耳、羊肚菌、平菇、金耳、人培松茸等食用菌生產基地450畝,食用菌栽培規模達600萬棒(袋),產量達9000多噸,實現產值7200萬元。
搭起“食用菌”孵化平臺
為有效推動全縣食用菌規模發展,全面加強食用菌產業的組織引導,該縣成立了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織鄉鎮干部赴隴南等食用菌產業興旺區“取經”,對比發展環境,學習培育技術,借鑒經營模式,同時邀請省農業農村廳經作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省農科院和四川綿陽等地專家來漳縣實地調研指導,出謀劃策。先后建成三岔鎮食用菌產業園、殪虎橋鎮羊肚菌生產基地、金鐘鎮食用菌生產基地、武當鄉平菇生產基地以及石川鎮、四族鎮、東泉鄉黑木耳生產基地,食用菌產業規模化正在興起。
推動“食用菌”科學發展
為避免“食用菌”水土不服,該縣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開展食用菌產業發展專題培訓班5期,累計培訓人員280人(次)。同時,先后6次組織合作社負責人和有意愿需求群眾240人(次)前往四川綿陽、陜西楊凌等地培訓考察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引進并成立了漳縣鑫源菌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漳縣隴泰鑫業農業科技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等食用菌生產企業2家。
發揮“食用菌”產業效益
該縣先后投資近1200萬元,支持食用菌企業和合作社發展;注入村級集體經資金25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263萬元、配股資金247萬元,扶持食用菌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為完善食用菌全產業自主發展鏈條,通過招商引資渠道引進鑫源菌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擬定投資8000萬元,計劃建設日產能10萬棒的制菌生產線,完善食用菌生產鏈條,鞏固生產基地。與四川綿陽等地制菌企業銜接,對漳縣羊肚菌等野生菌源采種擴繁,并在武當、鹽井、大草灘等鄉鎮建成野生食用菌粗加工車間4家,加大對野生食用菌資源的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