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茯苓收獲在即。11月12日晌午,在廣元市昭化區元壩鎮有機茯苓種植基地,技術指導員正在進行茯苓豐收前的最后一次。
技術培訓,為今年茯苓的順利采收做好準備。
近年來,昭化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松林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按照“企業 農戶 基地”、“專合社 農戶 基地”模式,不斷發展壯大茯苓產業。
“土壤隨時會有開裂現象,如果長時間對開裂處不培土, 就容易積水或造成茯苓腐爛,所以裂口的時候就開始覆土,把土打細直接往上覆……”商友劍是廣元市昭化區義春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也是村民眼中的茯苓種植能手。1999年初,商友劍就瞅準了中藥材發展機遇,率先在元壩鎮開始了試點種植。
茯苓種植之初,義春專合社便采用“統一物資配送、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保價回收”的服務方式,優化茯苓產業發展,并在實踐中探索出“種一休三”的循環發展模式,在全國推廣運用。
“現在,‘種一休三’模式已經獲得了國家林業局的推廣。因為茯苓是菌類,菌類無法連續種植,所以需要種一年休(空)三年??盏倪@三年,我們就改種別的藥材,如黃精、牡丹、菊花等林下細陰藥材,將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廣元市昭化區義春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商友劍介紹。
間種其他藥材,不僅讓種植戶有穩定收入,而且也能有效優化土質,使松林得到更好地撫育,從而為茯苓打造更優質的生長環境,最終實現循環發展。
在推進茯苓產業健康發展過程中,昭化區還對規模50畝以上的種植基地,按照300元/畝的標準進行獎補,對使用本地菌種的種植戶按每袋0.5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并對加工設備、品牌創建等方面工作給予政策扶持,助推茯苓產業“開枝散葉”,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在政府批準規劃下,我種了200畝茯苓。往年的畝產大概在1噸左右,今年因為優化了種植技術,預計畝產能達到1—1.2噸左右, 每畝凈收入大約有3000元。”茯苓種植戶張楠告訴筆者。
據了解,截止目前,昭化全區茯苓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產量達4500噸,產值0.36億元,帶動300余戶農戶發展茯苓產業。與此同時,該區還培育了集茯苓菌種繁育、種植示范、收購銷售、生產加工于一體的茯苓企業2家,茯苓種植專合社5家,種植戶486戶。其中種植大戶(10畝以上)42戶,形成了全鏈條發展的茯苓產業,并建立起有機茯苓種植基地4000畝。如今,“昭化茯苓”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茯苓面、茯苓酒等茯苓系列產品遠銷浙江、河南等地。
技術培訓,為今年茯苓的順利采收做好準備。
近年來,昭化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松林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按照“企業 農戶 基地”、“專合社 農戶 基地”模式,不斷發展壯大茯苓產業。
“土壤隨時會有開裂現象,如果長時間對開裂處不培土, 就容易積水或造成茯苓腐爛,所以裂口的時候就開始覆土,把土打細直接往上覆……”商友劍是廣元市昭化區義春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也是村民眼中的茯苓種植能手。1999年初,商友劍就瞅準了中藥材發展機遇,率先在元壩鎮開始了試點種植。
茯苓種植之初,義春專合社便采用“統一物資配送、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保價回收”的服務方式,優化茯苓產業發展,并在實踐中探索出“種一休三”的循環發展模式,在全國推廣運用。
“現在,‘種一休三’模式已經獲得了國家林業局的推廣。因為茯苓是菌類,菌類無法連續種植,所以需要種一年休(空)三年??盏倪@三年,我們就改種別的藥材,如黃精、牡丹、菊花等林下細陰藥材,將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廣元市昭化區義春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商友劍介紹。
間種其他藥材,不僅讓種植戶有穩定收入,而且也能有效優化土質,使松林得到更好地撫育,從而為茯苓打造更優質的生長環境,最終實現循環發展。
在推進茯苓產業健康發展過程中,昭化區還對規模50畝以上的種植基地,按照300元/畝的標準進行獎補,對使用本地菌種的種植戶按每袋0.5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并對加工設備、品牌創建等方面工作給予政策扶持,助推茯苓產業“開枝散葉”,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在政府批準規劃下,我種了200畝茯苓。往年的畝產大概在1噸左右,今年因為優化了種植技術,預計畝產能達到1—1.2噸左右, 每畝凈收入大約有3000元。”茯苓種植戶張楠告訴筆者。
據了解,截止目前,昭化全區茯苓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產量達4500噸,產值0.36億元,帶動300余戶農戶發展茯苓產業。與此同時,該區還培育了集茯苓菌種繁育、種植示范、收購銷售、生產加工于一體的茯苓企業2家,茯苓種植專合社5家,種植戶486戶。其中種植大戶(10畝以上)42戶,形成了全鏈條發展的茯苓產業,并建立起有機茯苓種植基地4000畝。如今,“昭化茯苓”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茯苓面、茯苓酒等茯苓系列產品遠銷浙江、河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