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來自雙龍鎮彪池村的村民劉春香正在伏牛山百菌園的香菇大棚里忙活著,“現在俺一共在大棚里托管6250袋香菇菌棒,一年收入最低也有1.8萬元,生活慢慢好了,干活也有勁!”劉春香說。
“我們依托產業優勢,主動參與扶貧,創新實施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和‘監事組+銀行+保險’的‘4+3’產業扶貧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貧困戶,分別實行投資托管、訂單生產、就業安置、電商創業培訓等多種幫扶措施,通過自主經營、產業托管、轉移就業和電商銷售等脫貧途徑,幫助周邊3個鄉鎮1000余名貧困群眾成功脫貧。”伏牛山百菌園總經理王慶來說。
劉春香忙活的同時,距離香菇大棚不遠的培訓中心里,新一期的農村電商培訓班正在進行,學員們大多是來自附近村莊,他們通過培訓,學習怎么運營淘寶,怎么直播帶貨。
“因為我賣的是紅菇,所以網名叫‘紅姑娘’,前不久剛開通抖音,最早我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通過培訓加上多練習,現在我打字都很熟練了。”學員王玉芬說。如今,王玉芬每年在淘寶、京東等多家電商平臺的訂單收益有十幾萬元。
“我們依托阿里巴巴淘寶大學閃訊商學院的技術優勢,整合雙龍香菇企業及上下游產業鏈,實行‘行業門戶+商城’模式,推動雙龍香菇品牌的發展,累計培訓22期,培訓學員2200余人,開辦網店300家,實現網絡銷售6500余萬元。”伏牛山百菌園辦公室主任杜燕說。
深耕加工,讓香菇的身價翻了倍。
香菇醬、菌菇湯、香菇海苔……在西峽縣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仲景食品)的產品展示廳內,這些經過深加工后的香菇產品讓人看了就有想吃的欲望。
提起香菇醬,西峽的仲景香菇醬可以稱得上是行業龍頭。“仲景食品今年1月至6月份,通過產品創新和渠道創新,公司產值和營業收入均比去年同比增長20%左右,員工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32人,毫不夸張地說,全國每10瓶香菇醬中就有6瓶由仲景出產。”仲景食品品牌總監屈云鵬說。
除了主打的香菇醬外,仲景食品還布局調味品、火鍋底料等,2019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2億元,被評定為國家綠色工廠、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仲景食品的發展壯大也正是西峽深耕香菇產業鏈的縮影。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西峽食用菌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未來,西峽縣還將建立食用菌科研創新服務、香菇種植、香菇投入品生產服務、香菇外貿綜合服務、香菇文化傳播五大平臺,為實現西峽香菇產業“持續、高效”發展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