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河南一種植戶去年銷售香菇1500萬元,其中四分之一來自電商平臺


    【發布日期】:2020-07-16  【來源】:河南商報
    【核心提示】:在素有“七山二嶺一分川”之稱的國家級貧困縣洛陽市汝陽縣,當地借助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申報和創建,扭轉觀念,轉變思想,通過服務體系打造、物流網絡整合、示范企業帶動、重點區域突破、品牌升級創建等方式,讓農村電商得到了較快發展,成為脫貧攻堅、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以香菇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也因此走出了大山,銷往全國各地。
           一朵香菇,能發展成什么樣的產業?
           缺物流、缺產品、缺人才,山區貧困縣如何擁抱電商新通道?
           在素有“七山二嶺一分川”之稱的國家級貧困縣洛陽市汝陽縣,當地借助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申報和創建,扭轉觀念,轉變思想,通過服務體系打造、物流網絡整合、示范企業帶動、重點區域突破、品牌升級創建等方式,讓農村電商得到了較快發展,成為脫貧攻堅、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以香菇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也因此走出了大山,銷往全國各地。
           【1】小香菇托起致富大產業
           7月13日,在汝陽縣十八盤鄉蒿坪村,道路兩旁遍布著各式香菇棚,村子里隨處可見的是村民分揀香菇的場景。
           地處伏牛山的蒿坪村,有近30年的香菇種植歷史,這里海拔50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高、降水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香菇的適宜種植區。當地村民借助這一優勢,紛紛搞起香菇種植。
           “一開始各家各戶雖然都有種植,但量很小,還稱不上規模。”汝陽縣扶貧辦派駐蒿坪村第一書記茹磊說,近些年來,當地調整產業政策,香菇成了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村里香菇種植也上了規模。
           目前,蒿坪村香菇種植量達到了103.5萬袋,全村225戶村民中有62戶直接種植了香菇,91戶貧困戶中有38戶直接種植,村里其他人也多數都從事著和香菇相關的工作。
           今年47歲的蒿坪村貧困戶常學營,依托種香菇實現了脫貧,今年他又種了1.5萬袋香菇。臨近中午,從扶貧車間下班后,他來到自家香菇棚里查看大棚的通風狀況。
           “現在正是養菌期,溫度濕度都很關鍵,需要時時注意通風。”常學營說,他種的香菇將在中秋節前上市,按正常年份來說,毛收入會有近9萬元,利潤在5萬元左右。
           【2】小香菇搭上電商新通道
           今年30歲的張顏召是蒿坪村的香菇種植銷售大戶。去年,他通過向大型商超供應鮮香菇和電商平臺銷售干香菇,銷售額達到了1500萬元。其中,通過電商平臺的銷售占到1/4。
           “我們村里90%的香菇都是從我這銷售出去的,現在銷路沒問題,甚至還供不應求。”張顏召說,這在之前根本不敢想象,“以前就靠販子收,或者到菜市場賣,人家收夠不收了,咱的香菇就賣不了,因為這,鄭州、洛陽沒少跑,也沒少求人。”
           后來在政府的幫扶下,張顏召和山東、河南等地的大型商超建立了供貨關系,這一狀況才發生了變化。
           2018年,當地政府在張顏召的香菇棚旁邊建起了香菇扶貧車間。借助這一機遇,他投資200萬元建起了能儲存鮮香菇200噸的冷庫和單次烘干能力1500公斤的熱泵炕房。
           “建熱泵炕房主要是為了發展電商需要,因為網上賣的都是干香菇。”張顏召說,當年,汝陽縣在他那建立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點,并對他進行培訓,以幫助他拓寬香菇銷路,“我們縣領導還到我這組織過直播活動,這給我發展電商樹立了信心。”
           隨后,張顏召注冊了自己的商標品牌,拿到了生產許可證,并在大型電商平臺開設了網店。“政府還組織消費電商扶貧,賣香菇的渠道更多了。”張顏召說,就在采訪的當天,通過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他就收到了6000余元的訂單。
           【3】打造農村電商河南標桿
           張顏召通過電商平臺拓寬香菇銷售的過程,正是汝陽縣農村電商發展的縮影。2017年,借助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成功申報,汝陽縣開啟了農村電商發展之路。
           該縣以示范項目建設為抓手,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完成了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電商物流園區建設、“山水汝陽”農特產品公共品牌建設和110個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初步構建了農村電商產業生態體系。
           同時,該縣還把電商扶貧作為系統工程來做,通過推進項目建設、培養先進理念、促進企業轉型、培育村播達人、開展淘寶村建設、帶頭直播帶貨等方式方法,讓電商與貧困主體有效結合。截至目前,已有千余名貧困群眾借助電商實現脫貧。
           “從今年前4個月電商銷售額來看,我們排到了洛陽市9縣市的第一名,增速位居洛陽15個縣市區第一名,但從發展程度上,我們只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基礎還很薄弱。”汝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常勇濤說,下一步,汝陽縣將以打造農村電商的河南標桿為目標,狠抓園區建設、網點運營、物流進村等三大提升,實施淘寶村建設、龍頭企業培育、網銷爆品打造三大行動,強化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做深、做細、做精電商產業,為穩定脫貧增收,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插上電商翅膀。
           【4】對話 山區貧困縣擁抱電商,必須轉思想樹信心
           采訪中,汝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常勇濤,還就山區貧困縣電商發展這一話題接受了河南商報記者的專訪。
           河南商報:作為地處山區的國家級貧困縣,汝陽在電商發展中,遇到的最難的問題是什么?
           常勇濤:山區要發展,農產品要賣出去,現在來說,離不開電商。但要讓老百姓,甚至政府的工作人員,接受電商這一方式,卻不容易。電商是個系統工程,尤其是貧困山區發展電商,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思想上不接受,物流網絡不健全,運費成本高,產品缺少競爭力,缺少懂行的人才……想想都是困難,但思想上不接受,觀念上不轉變,落實不到行動上,才是電商發展的癥結。
           河南商報:破解這一難題,汝陽的做法是什么?
           常勇濤:樹立信心,想辦法讓群眾見到效益。我們縣委書記、縣長多次走進直播間,我個人也三次走進直播間帶貨直播,現身說法引導大家關注電商。在推進中,注重示范帶動,從重點區域突破,我們先選取了10位有一定實力和發展電商意愿的企業作為電商帶頭人進行探索,還舉辦了“山水汝陽”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活動,評出了十大特色農產品,通過這些典型示范的帶動,讓群眾看到電商確實可以幫助他們銷售產品,群眾有了信心,電商的發展也就剩下如何推動的問題了。
           河南商報:打造農村電商的河南標桿,汝陽確定了哪些具體規劃?
           常勇濤:也是“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夯實電商發展的基礎,目前正在做。第二步是在產品上行上有所突破。今年3月,我們啟動了區域電商打造計劃,依托汝陽縣內埠鎮的壽衣產業、柏樹鄉的紅薯產業、三屯鎮的香菇產業、府店鎮的文旅產業、劉店鎮的桑蠶產業,打造鄉鎮電商產業生態。同時,還結合汝陽香菇、紅薯、杜仲、甪里艾、花生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正擬定電商打造計劃,以推進農產品上行。最后一步就是電商服務體系實現有到優的轉換,完成打造農村電商河南標桿的目標。
     
     
    關鍵詞: 香菇 食用菌 電商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隆昌县| 松滋市| 黎川县| 平塘县| 新野县| 汉寿县| 漳州市| 客服| 南岸区| 和龙市| 阜城县| 凌云县| 锡林郭勒盟| 张北县| 清涧县| 海盐县| 白水县| 商都县| 枞阳县| 仁怀市| 岑巩县| 吉木乃县| 宜昌市| 江西省| 金山区| 镇江市| 嫩江县| 新乐市| 呼伦贝尔市| 吉安县| 固镇县| 扎赉特旗| 大同市| 新乐市| 鄂州市| 黎城县| 黄梅县| 永年县| 永修县|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