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體為:
上游為農作物種植業,主要提供米糠、玉米芯、甘蔗渣、麩皮等農業廢棄物作為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在食用菌種植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較高,一般在35%-50%。
中游主要是以企業和農戶兩者為主體的食用菌生產加工商。
我國食用菌生產模式主要分為:傳統生產模式、“企業+農戶”模式,以及工廠化生產模式。
傳統生產模式是自古沿襲至今的農作物栽培生產方式,從公元600年食用菌的野生馴化開始,一直延用至今日,發展歷史悠久,地域分布廣泛。“企業+農戶”的生產模式是隨著食用菌產業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而形成的,該種模式的出現,使得食用菌生產、銷售不只限于以家庭、個人為單位進行,而融入了企業的參與。工廠化生產模式始于上世紀80年代,是食用菌生產發展過程中的高級生產形態。
在我國,那些生長周期長、單位產出比低的食用菌品種,使得農戶栽培模式一直存在。農戶模式下,傳統食用菌栽培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
與傳統生產模式相比,工廠化種植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工廠化種植模式倚重于資本和技術的投入,需要用到大量的機械設備和配套設施。
傳統模式下,受自然環境中溫度、濕度、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食用菌栽培有明顯的季節限制,且產品生長周期長、品質波動較大。工廠化種植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小,食用菌生長條件穩定、環境清潔,確保了產品的高品質,可實現一年四季產品均衡上市,保障了市場需求,基本克服了季節變化和不同緯度的氣候對食用菌栽培的影響。
從全球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歐美國家的工廠化食用菌產業從1900年初開始起步,日本在1960-1980年間相繼開發了金針菇、杏鮑菇、灰樹花、滑菇、斑玉蕈、真姬菇等多種適合亞洲人飲食習慣的食用菌工廠化栽培技術,成為食用菌工廠化技術領先的國家。此外,韓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也跟隨完成了對傳統模式的替代。

根據中國食用菌協會工廠化專業委員會數據,2018年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總產量為 337 萬噸,較2017年同比增長 11.96%。分品種看,2018年度金針菇、杏鮑菇、雙孢菇、真姬菇工廠化總產量分別為162.11萬噸、100.55萬噸、14.67萬噸、13.58萬噸。
食用菌主要供應下游的酒樓、飯店和食堂,以及通過農貿市場或超市并銷往千家萬戶,少部分用于食用菌產品的深加工,這些食用菌產品最終主要直接面向消費者及餐飲業。
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增加,消費者對飲食消費升級以及健康食品消費的要求,將為食用菌行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國關于食用菌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公元前240年出現關于食用菌菇的記載,公元600年開始食用菌的野生馴化。
目前世界上廣泛栽培種植的木耳、銀耳、平菇、茯苓等食用菌大多起源于中國。但真正產業化發展于西方國家的20世紀40年代中期。
當時,世界食用菌產業帶主要集中在荷蘭、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產品幾乎是單一的雙孢菇。直到80年代末期,亞洲食用菌發展迅速崛起,尤其我國食用菌產量與全球占比在不斷上升。
1978年,我國食用菌產量還不足10萬噸,產值不足1億元。1987年,我國香菇產量首次超過日本,世界食用菌格局加速向我國轉移。1990年,我國食用菌產量突破100萬噸。從1997年開始,我國食用菌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世界平均增長。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改善,人們對于健康、飲食的觀念也不斷改變,對食用菌的需求正快速上升。2001-2018年,我國食用菌的產量翻了5倍多,由762萬噸增長至3842萬噸,產值達到2937億元。

食用菌行業利潤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食用菌的銷售價格水平,以及食用菌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
過去,在傳統模式下,由于栽培技術門檻低,而且栽培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又得到國家產業、財稅政策的扶持,因此吸引了大量菇農和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進入。
2006年,我國僅有47家食用菌工廠化企業,但2012年我國食用菌工廠化企業數量達到788家,暴增高達16倍,為歷史最高水平。
由于前幾年的無序擴張,激烈的市場價格競爭造成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不高,大量規模小、產品質量不高、銷售渠道閉塞的企業被淘汰出局。因此,自2013年開始食用菌生產企業數量連續幾年出現負增長,到2018年,食用菌生產企業數量已經下滑至498家,比2012年高峰時減少了290家。
然而,無序競爭也促使我國食用菌企業快速進入優勝劣汰發展期,讓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向優勢的企業集中,推動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現在,金針菇市場基本已實現全工廠化生產或半工廠化生產。根據中國食用菌協會工廠化專業委員會數據,前15家金針菇工廠化企業占據了約80%的金針菇市場份額。
目前,我國A股中涉及食用菌業務的上市公司共4家:雪榕生物、眾興菌業、華綠生物(目前正在排隊)、星河生物。但星河生物已經更名為星普醫科,由之前的食用菌主業轉型醫療健康領域。因此,剩下3家公司均以食用菌為主業且金針菇的營收占比都達到80%以上。
雪榕生物(300511):主營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種植與銷售,目前主要產品包括金針菇、真姬菇、香菇等鮮品食用菌。2019年,公司食用菌日產能達1170噸,位居全國之首,其中金針菇日產能960噸,其他菇種日產能210噸。
眾興菌業(002772):從事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目前主要產品包括金針菇、雙孢菇。2019年,公司食用菌日產能905噸,其中金針菇日產能745噸,雙孢菇日產能16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