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德江天麻:老牌產業煥發新活力


    【發布日期】:2020-05-23  【來源】:天眼新聞
    【核心提示】:“2019年,我們公司天麻產量約60噸,產值360萬元,俏銷廣東、北京、上海等地。”4月22日,德江縣堰塘鄉露青村,綠通天麻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文玉朝正帶領客商參觀園區,文玉朝說,天麻已成為帶動一方致富的特色產業。
          “2019年,我們公司天麻產量約60噸,產值360萬元,俏銷廣東、北京、上海等地。”4月22日,德江縣堰塘鄉露青村,綠通天麻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文玉朝正帶領客商參觀園區,文玉朝說,天麻已成為帶動一方致富的特色產業。
          “德江天麻歷史悠久,但發展歷程卻很坎坷。”文玉朝說,上世紀70年代前,德江主要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應市場,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德江天麻野生變家栽取得成功,然而,到上世紀90年代,由于多代繁殖,德江天麻種性退化嚴重,逐漸淡出市場。
          “如今,在政府的帶動下,德江天麻又走進了千家萬戶。”文玉朝說,近年來,德江縣深入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立足地理條件,盤活優勢資源,天麻這個“老牌產業”不僅煥發了新活力,招牌也越擦越亮。
          據了解,2019年,德江縣發展天麻近40萬平方米,帶動農戶1萬戶以上,實現人年均增收1500余元。
          天麻種植,帶富一方
          露青村四面環山,氣候適宜,水土好。據當地群眾介紹,早年該村的山林里時常挖出野生天麻,因其稀少且藥用和食用價值高,被大家視為走親訪友的珍貴禮品。
          立足氣候優勢,2012年返鄉的露青村民文玉朝,用多年打工積蓄50余萬元在村里投入天麻產業。當年,種植天麻有性繁殖1000平方米,實現無性繁殖3000余平方米。第二年,第一批天麻翻窩采收干天麻1500余公斤,毛收入達60余萬元。
    歷時8年,他的天麻種植園區不斷成熟,現已成為銅仁市唯一一家天麻“兩菌一種”生產加工廠。去年園區培育的萌發菌和蜜環菌不僅在德江俏銷,還走向了遵義正安等市場,而最值得文玉朝驕傲的是,帶著村民們走上了致富道路。
          他告訴記者,如今園區不斷壯大,年均需用工13000人次,按工種類別每天80-150元不等的單價,每年支付勞務費100萬余元。去年,公司還通過發放菌種、技術指導、訂單回收等帶動120戶農戶發展天麻,戶均達到100平米,按照鮮天麻15元/斤單價回收,帶動戶均增收6000元。
    德江地處緯度較低的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山高林茂。德江天麻產區內植被以雜木林與灌叢組成自然植被為主,土壤多偏酸性,適宜蜜環菌生長。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優質的德江天麻。
          該縣農業農村局天麻產業專班負責人彭成江介紹,德江天麻采用野生態育種和仿野生栽培,栽培在山林中,和其他地方在大棚里栽培的方式大有不同,品質自然更勝一籌。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德江縣累計栽種天麻3萬余畝,帶動周邊市縣發展2萬畝,正常年景鮮天麻總產量達1000噸以上,產值3億元以上。已成為該縣助力脫貧攻堅的特色支柱產業。
          發展道路,一波三折
          天麻作為富民產業,而且是傳統名貴的中藥材,深受人們喜愛。但回溯過往,德江天麻的發展歷程可謂一波三折。
          上世紀70年代前,德江和其他天麻產區一樣,主要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應市場。但因過度采挖,到70年代末,德江野生天麻幾乎斷絕。
    不過,上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無性繁殖方法栽培天麻獲得成功,并很快轉化到生產中。1972年,德江縣派員赴陜西學習天麻栽培技術,實現天麻從野生到家栽的轉變。
          然而,到上世紀90年代,由于多代繁殖,德江天麻種性退化嚴重,不但產量越來越低,特色也逐漸退化。
          當地政府組織力量進行種植技術攻關。1993年,該縣邀請“天麻之父”、原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真菌室主任、研究員徐錦堂先生為天麻技術顧問,在其指導下,德江天麻無性繁殖、有性繁殖種植技術獲得成功。
          從此,德江天麻生產栽培技術產生了一次飛躍和革新,率先在西南地區采用有性繁殖技術栽種天麻,解決了天麻種性退化和規模化生產種源缺乏的技術難題。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德江農民種植天麻的積極性高漲,全縣種植天麻達20萬平方米,主要供于本縣天麻酒生產。后因德江天麻酒廠的經營不善,德江天麻產業鏈迅速斷裂,很多麻農只好斷種棄栽,天麻種植面積銳減。
          早些年,全縣年栽培天麻實際面積不足5萬平方米,年產商品天麻(干品)不足20噸。德江天麻一時陷入困境。
          轉變思路,突破困境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尤其是貴州產業革命的發起,天麻被德江縣確立為“2+N”產業布局中的特色產業重點發展,德江天麻再度聲名鵲起。
          2019年中央電視臺“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在該縣泉口鎮楊田村拍攝取景,播出了“德江天麻”。
          實際上,德江縣早已將天麻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
    為重振天麻產業,德江不斷探索發展新路。2007年,德江申請地理標志產品,其中11個鄉鎮獲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域。德江天麻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德江縣意識到,重振天麻產業,必須走規模化發展之路,做大規模,擴展市場,通過生產上規模、營銷上臺階,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
          2017年以來,該縣通過整合中央財政專項扶持資金、涉農整合資金、蘇州對口幫扶資金等,共投入資金2950萬元用于發展天麻產業。
          按照德江天麻獲準保護范圍,該縣以高山、沙溪等核心區為重點,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6個適應天麻生產的鄉鎮大種天麻。
          龍頭企業負責天麻種子生產和產品回收,做實種源保護、技術指導、加工、銷售產業鏈的“兩頭”,中間環節的栽培和管護則由合作社組織農戶完成,群眾種植天麻的積極性因此高漲,掀起天麻種植熱。
          “政府政策好,對發展天麻的貧困戶每畝補助39元,而且種出來的天麻賣給公司保底15元每斤回收,只要精心管理,賺錢不是問題。”去年堰塘鄉露青村的田茂強在政策扶持和文玉朝的帶動下,發展了天麻3000畝,純利潤近10萬元。
          去年露青全村發展天麻200平米以上的農戶有26戶,其中22戶貧困戶,大多還因天麻種植還順利脫了貧。
          兼顧生態,麻林共贏
          天麻種植需要大量菌材,而菌材的來源主要靠伐木,按理是隨著樹木大量消耗,生態也隨之遭受破壞。
          然而,在德江各天麻基地走訪發現,發展天麻的地方植被和生態不但沒有遭到破壞,反而更加優越。
          4月22日,記者在合興鎮朝陽村天麻發展林里見到,該鎮長龍天麻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秀乾,蔥蘢樹林之下,是他和群眾們剛埋下不久的一排排麻種。春風拂過,樹木競相吐出新綠,一束束光透過樹隙灑在天麻壟上格外溫暖。
          “我們埋天麻種的時候需要大量菌棒,必須砍樹,但每年除了砍樹,我們更多的也是在栽樹,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實現雙贏。”楊秀乾告訴說,只砍不栽那是殺雞取卵的做法,遲早會斷了子孫的后路。
          據了解,自發展天麻產業以來,楊秀乾和合作社的社員們前后共植天麻后續林2000多畝,在向大自然索取資源的同時,以補植更多樹木的方式及時補齊消耗,做到了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楊秀乾砍樹、種麻、栽樹的發展方式,正是德江縣近年來推行“栽下一窩麻須植十棵樹”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該縣農業農村局天麻產業專班負責人彭成江告訴記者,德江縣每年對天麻種植戶采取造林任務與天麻產業發展后續林建設配套落實,同步考核,對麻農自行育苗建成后續林的進行獎勵補助。還要求林下栽培密度必須控制在40-50平方米每畝,砍伐菌材后,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補種植樹,以此舉措對生態自然進行修復。
          除此之外,天麻采收后基地不能連作,而是在麻穴中用廢菌材種植冬蓀或補種樹林的人工修復方法,縮短生態恢復周期和土壤輪休時間,提高林地的使用效率。
          近年來,通過天麻、冬蓀輪作,扶持發展菌材林(經濟林)方式解決天麻用材等,促進天麻林下循環經濟的規模發展。該縣實現了天麻種植區森林覆蓋率有效提高、群眾收入明顯增加,林麻配套互補雙贏。
     
    關鍵詞: 德江 天麻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枣强县| 五指山市| 郯城县| 邵东县| 自贡市| 潜江市| 安徽省| 永年县| 南岸区| 乌海市| 宁明县| 黑山县| 江津市| 苏尼特右旗| 巨野县| 昭通市| 呼伦贝尔市| 呼图壁县| 徐汇区| 剑川县| 五原县| 黄山市| 四会市| 喀什市| 喀喇沁旗| 津市市| 齐河县| 禹城市| 肥东县| 岳西县| 容城县| 宁蒗| 长沙县| 克东县| 伊宁县| 内乡县| 鲁山县| 尖扎县| 潍坊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