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扶貧辦公布了第一批認定的《全國扶貧產品目錄》,商洛香菇、木耳等農產品入圍。
據悉,全國扶貧產品認定工作按照縣認定、市審核、省復核、國務院扶貧辦匯總備案并公示發布的操作流程,由各級扶貧部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自愿申請的原則定期組織開展。進入《全國扶貧產品目錄》的產品,將通過政府采購、扶貧協作、經營主體參與、社會組織參與等四種模式拓展銷售渠道,并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得到相關政策支持。
近年來,商洛市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明顯的區位優勢,把香菇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大力推廣“百萬袋”生產模式和“政府建廠+企業租用”運營模式,走規模化、產業化、專業化和品牌化發展道路,推動了商洛香菇產業實現井噴式發展。2019年,全市栽培香菇1.86億袋,鮮菇產量26.97萬噸,實現產值22.92億元,產品遠銷廣州、南京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及東南亞市場。
位于商洛市的柞水縣不斷將黑木耳產業做大做強,近期,“柞水木耳”成了大家的關注熱點。近年,柞水縣聚力打造木耳產業,全縣木耳栽培規模達到8000萬袋,農民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木耳。
據悉,全國扶貧產品認定工作按照縣認定、市審核、省復核、國務院扶貧辦匯總備案并公示發布的操作流程,由各級扶貧部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自愿申請的原則定期組織開展。進入《全國扶貧產品目錄》的產品,將通過政府采購、扶貧協作、經營主體參與、社會組織參與等四種模式拓展銷售渠道,并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得到相關政策支持。
近年來,商洛市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明顯的區位優勢,把香菇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大力推廣“百萬袋”生產模式和“政府建廠+企業租用”運營模式,走規模化、產業化、專業化和品牌化發展道路,推動了商洛香菇產業實現井噴式發展。2019年,全市栽培香菇1.86億袋,鮮菇產量26.97萬噸,實現產值22.92億元,產品遠銷廣州、南京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及東南亞市場。
位于商洛市的柞水縣不斷將黑木耳產業做大做強,近期,“柞水木耳”成了大家的關注熱點。近年,柞水縣聚力打造木耳產業,全縣木耳栽培規模達到8000萬袋,農民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