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這里生產菌棒超過5000萬棒,產值達到1.93億元。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一個“舌尖”上的億元級產業從這里悄然崛起。
水城,雖于今年3月脫貧摘帽,但剩余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脫貧攻堅任務仍然很艱巨。
近年來,該縣充分發揮“冷涼”氣候優勢,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將食用菌產業作為全縣重點農業產業發展,狠抓菌種生產、基地建設、市場等關鍵環節,推動食用菌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短平快新型產業,闖出了一條農村產業致富新路子。
2019年,水城縣食用菌產業種植規模4372萬棒、總產值達4.83億元,其中菌棒產值1.93億元,出菇產值2.9億元,帶動4800余戶貧困人口增收。
產業發展動力十足
近段時間,水城南部的天空不時飄起了細細的雨絲,但水城縣楊梅鄉姬官營村的水城縣菌種場內,卻是一派火熱的場面。

映入眼簾的是100余噸如山的黃色菌棒木屑原料、耳邊傳來的是生產車間機器拌料的隆隆聲……工人們忙著入鍋滅菌、冷卻、菌種培養、接種入袋、上架發酵。
“我們現在每天都是滿負荷生產,一天能有30萬棒,兩條全自動生產線投產后,預計能日產菌棒70萬棒。”貴州省康群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建祥說。
作為水城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重要節點,水城縣菌種場負責了全縣14個鄉鎮31個基地的菌棒供應,是水城縣食用菌產業生產菌棒及養菌的主要場地。
菌種場的修建,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務工崗位。
“菌種場目前是貴州省內產能前列的菌種場之一。”楊建祥介紹,每天在菌種場上班的員工有280人左右,其中貧困戶92戶,根據工種不同,每名員工每天的工資在80元至100元不等。
“從菌種研發、菌棒生產、出菇基地和冷鏈物流倉儲銷售,我們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截止目前,食用菌產業已覆蓋水城縣14個鄉鎮,擁有31個種植基地,種植大棚近3800個,集菌棒菌種生產、食用菌種植、冷鏈物流、泡沫塑料生產及有機肥生產等配套設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
農科創新厚積薄發
“這批黑皮雞樅長勢好,肯定能賣個好價錢,看著大伙一起脫貧致富,我們心里甭提多開心了!”在水城縣楊梅鄉迎新組食用菌產業基地的大棚里,技術員高所鳳一邊觀察黑皮雞樅的品相,一邊指導大家采摘。
高所鳳是水城縣康群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年輕技術員,主要負責培育傳統菌種、研究野生菌的馴化等工作。菌種場的研發室,就是她們的“主戰場”。
高所鳳是水城縣康群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年輕技術員,主要負責培育傳統菌種、研究野生菌的馴化等工作。菌種場的研發室,就是她們的“主戰場”。
走進研究所,一個個白色的試驗大棚格外引人注意。大棚內,有黑皮雞樅光質試驗區、黑皮雞樅土壤試驗區、栽培工藝試驗區三大試驗區。
在栽培工藝試驗區,菌棒“站姿”各有不同,“立式”“臥式”和“袋內覆土”3種;光質試驗區有4種光源,為綠光區、藍光區、黃光區、白光區;土壤試驗區分為林下腐殖土、田園土、黃壤黏質土3種。
“菌子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苛刻,不同品種對菌棒擺放方式、光質、土壤的要求都不一樣。”研究所技術人員高所鳳告訴記者,所里有專人會定時到各試驗片區對菌棒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產業,一頭連著“菜籃子”,一頭拴著“錢袋子”。目前,研究所食用菌品種有9種且把絕大多數技術力量都投到黑皮雞樅規模化生產研發這塊“試驗田”上,以此作為珍稀名貴食用菌研發的起點。
據介紹,食用菌產業發展過程中,水城縣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貴州省農科院組建了專家工作站和實訓基地,為食用菌產業提供技術支撐。去年年底,為培育更優良的菌種、培養更多技術人才,水城縣和相關科研單位聯合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

產銷對接惠民利農
水城縣冷鏈物流中心內,七八名工作人員手腳麻利,將一袋袋打包好的黑皮雞樅菌扛上冷庫車。很快,這批黑皮雞樅菌將出現在貴陽、廣州、深圳等地市民的餐桌上。
“我們每天平均銷售食用菌10萬斤左右,其中香菇銷量最大,貴陽的冷庫車天天來拉。”貴州省康群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馬關艷一邊忙著登記,一邊說。
近年來,水城縣搭建平臺抓產銷對接,充分發揮線下線上平臺優勢,拓寬食用菌銷售渠道,實現產銷對接。

食用菌裝車運往各大市場
“我們產品一出來,就馬上在手機APP上發布,讓銷售商進行競拍。”馬關艷表示,通過對接貴陽、重慶、昆明、深圳、廣州等銷售市場,目前,公司已與7家省內外經銷商簽訂銷售合同,食用菌實現線下市場走俏,線上觸“網”成功。
同時,為確保食用菌的質量,公司采取基地采摘、分揀、冷庫物流的發貨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全程冷鏈到全國各批發市場,讓食用菌可以保質保量存放10天左右。
同時,為確保食用菌的質量,公司采取基地采摘、分揀、冷庫物流的發貨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全程冷鏈到全國各批發市場,讓食用菌可以保質保量存放10天左右。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食用菌產業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加快經營主體培育,加強品牌與市場建設,促進食用菌產業向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競爭力更強發展,從食用菌大縣向食用菌強縣的跨越。”水城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一季度已采收鮮菇1304噸,實現產值7700萬元,今年,預計出廠1億棒菌棒,部分將出口東南亞國家。 一個菌種場,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登上億元級規模,聯結了廣大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在水城縣,小小食用菌,開辟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