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0日,來到劍河縣岑松海鮮菇食用菌工廠內,看到海鮮菇包裝車間內,所有的工人都戴著口罩正在半自動化的流水線上,對剛處理完成的海鮮菇進行包裝。每個工人都精神抖擻,對工作沒有絲毫懈怠。自貴州省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一級響應以來,劍河縣各部門積極安排防控防疫措施,開展防控防疫工作。而在抓好防控防疫的同時,作為劍河縣支柱產業的食用菌生產,也在進行防控監管的同時,逐漸恢復生產,保證了防疫、生產兩不誤。
“目前每個生產環節都正常運行,在工廠里面的工人,都是岑松鎮附近村寨的,他們離家近,復工后便能第一時間回到工廠進行工作。但是目前也因為疫情的管控,很多遠一點鄉鎮的工人就沒法回來,我們也鼓勵他們都先待在家里,做好自身的保護。” 據車間負責人沈章介紹,自疫情發展以來,工廠在進行日常食用菌生產的同時,也狠抓防控防疫工作,針對進場的工人都進行全方位的消毒和體溫檢測,并對他們每個人都進行詢問和排查,還要每天3次對工廠的車間、過道都進行消毒處理。而針對外來人員,進廠都需要登記和量體溫,且要求不能長時間逗留,從而確保萬無一失。
“現在工廠開工,每天都還能有收入,比起在家里呆著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并且工廠還會給我們每個人配發口罩,定期消毒,也讓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很放心。”在包裝車間工作了一段時間的工人彭國方說。
“復工以來,銷售環節也沒有停過。目前每天大概能有5至10噸的食用菌運輸量,里面包括木耳、海鮮菇、黑皮雞樅菌、豬肚菇,通過冷鏈物流車運輸至四川、廣西、重慶、貴陽等地。”劍榮菌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管楊明如此說道。
自2018年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第一個恒溫智能食用菌種植基地建成以來,經過2年的發展,劍河縣陸續建成岑松食用菌工業園,展架、五河五岔、滬昆高速岑松路口等多個地點食用菌種植基地,經濟發展也因此得到了穩步提升。
針對疫期工廠生產受到的影響,貴州劍榮菌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光柯說,目前受到的影響主要為三點,第一,就是對工廠人力的影響,因為部分工人因疫情防控留守在家,無法回到工廠做工,導致工廠各環節人力有限,需要重新調配統籌。第二,則是對銷售的影響,目前因為全國各地都在開展防控措施,各餐廳、零售商店都關門了,所以訂單也會隨之減少,同時運輸成本也會因此增加。第三,則是對部分生產菌包所需原材料及包裝材料供應的影響。工廠生產環環相扣,因為生產部分原材料的工廠停工,目前只能通過工業園內庫存的原材料來保障生產。
針對疫期工廠生產受到的影響,貴州劍榮菌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光柯說,目前受到的影響主要為三點,第一,就是對工廠人力的影響,因為部分工人因疫情防控留守在家,無法回到工廠做工,導致工廠各環節人力有限,需要重新調配統籌。第二,則是對銷售的影響,目前因為全國各地都在開展防控措施,各餐廳、零售商店都關門了,所以訂單也會隨之減少,同時運輸成本也會因此增加。第三,則是對部分生產菌包所需原材料及包裝材料供應的影響。工廠生產環環相扣,因為生產部分原材料的工廠停工,目前只能通過工業園內庫存的原材料來保障生產。
“我們要保證每天的菌包生產不斷,一斷就要有10天左右的空置期。這個損失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只能在保證持續生產的同時,我們通過減少菌包的產量來保證原材料的可持續消耗。”胡光柯說,針對原料的供應問題,目前也正在與各相關部門及相關企業進行協調,努力在近段時間保障原材料的供應問題。
截至到目前,劍河縣食用菌工業園及南高、岑松高速路口兩個種植基地已恢復生產。而未開工的種植基地,通過育菇車間內的智能恒溫系統,控制菌菇的生長,避免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