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俺們鄉的黨員幫忙銷售,我這5000斤蘑菇終于有著落了。”1月31日,在沁陽市王曲鄉西渠溝村,蘑菇種植戶楊波臉上掛滿了笑容,而幾天前他還坐在自家的種植大棚里愁眉不展——
2019年,楊波投資新建了5座蘑菇大棚,盼望能有個好收成,可是到了蘑菇要上市的時候,銷售成了他最頭疼的問題——他家蘑菇的收獲時間正好碰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為了配合支持好疫情防控,當地在小區、村街都設立了卡點,嚴格排查進出的人員、車輛、物資,切實保障群眾的生命健康。然而,卡點設立了,村莊干凈了,把疫情隔離在村外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卻受到了影響。
“5000多斤蘑菇沒有辦法運出去,眼看就要爛在地里了!”楊波說,出個村都要登記,出得了自己的村,也進不去別的村,買個米、買個醋都不方便,更別說出去賣蘑菇了。
如何既避免人員集聚,又能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
“我們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讓黨員當起‘快遞員’,建立采購小組,對轄區內因抗擊疫情運不出、賣不了的蔬菜,及時通過微信發布信息,村民通過微信群發布購買需求,黨員把私家車作為采購車輛,統一采購,統一運送,送貨上門,滿足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需求。”沁陽市王曲鄉黨委書記楊志武說。
“沒想到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還能享受到免費的‘外賣’服務,半天時間就銷售了3500余斤,剩下的1500斤蘑菇鄉政府也幫助銷售完啦!”楊波高興地說,村里的村民們都非常感謝這些辛勤付出的黨員,紛紛在群里給他們點贊。
“疫情防控要緊張起來,不能慌張,更不能讓群眾產生恐慌,影響群眾的正常生產。我們將進一步加大采購、調運力度,加強統籌協調、科學分配,想方設法保障群眾對防護物資的需求,有效保障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沁陽市委書記盧希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