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合作社負責人李玉江介紹:“合作社目前一期40畝已經建好,二期還有25畝等待開發。合作社采用基地園區化、管理工廠化、運營市場化、用工本地化的方式,通過以土地入股、自愿承包、自種代管等多種利益聯動模式吸收了98戶貧困戶主動參與,同時還吸引帶動了周邊1000戶農戶種植香菇。”
據了解,水坪鎮通過“貧困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已培育發展德程、旭瑞等多家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該鎮黨委、政府通過精準扶貧產業獎扶相關政策,支持合作社興建基地、車間、冷庫、棚架、基礎設施等。對自愿發展香菇產業的貧困戶,每戶發展3000棒左右,每棒給予2元的獎扶,合作社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市場價提供菌棒、高于市場價收購香菇;對有意愿發展但自身無勞力種植、管護的貧困戶,每戶獎扶3000棒,每棒給予2元的獎扶,采取貧困戶本人或合作社指派專人代種,利潤由貧困戶和代種人協商支配。
現年48歲的貧困戶閔呈枝就是貧困戶的代表,原先在家僅有一畝多田種玉米,兩個兒子還在讀書,家庭比較困難。自從來到水坪鎮的扶貧香菇基地,在這里做一些清潔衛生的工作,每個月可以固定收入1600元,加上入社后的年底分紅3000元,自己又購買了3000棒香菇,一年收入在2.5萬元以上。
“這得感謝政府的好政策,在家門口就可以上班打工,還能照顧到家里,挺知足的。”閔呈枝說。
隨著香菇基地的發展越來越好,附近的貧困戶都選擇到基地上班,或者參與入社分紅。水坪鎮夏家灣村的喻崇蓮說:“一個月在這里打工有2000多元的收入,自己還學會了制棒、裝袋等技術,現在家里還種了3000棒,比出門打工強多了。”
李玉江說:“等到明年2期建設開發以后,香菇大棚會帶動更多的人,輻射到更多的村,讓貧困戶增收,讓當地百姓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