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賀新生)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羊肚菌營養豐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較好的滋補食品,是世界三大名貴食用菌之一。隨著人工栽培技術的不斷突破,全國掀起一陣“羊肚菌熱”。羊肚菌產業在經歷了初期的盲目擴大面積到如今追求穩產、高產和高品質方向的轉變,讓整個產業逐漸回歸理性。
羊肚菌跌落“神壇”
“羊肚菌是世界著名食用菌,前景效益好,預期的效益好,種好了名利雙收;其次是種植最簡單的食用菌,技術是所有食用菌栽培最簡單的,而勞動強度也是最輕的,過度的夸大宣傳;還有政府強力介入,目前農業面臨增加收入和扶貧脫貧的巨大壓力,短平快的種植業往往被選中,而食用菌特別是羊肚菌被選為‘萬元收益”的樣板。”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趙永昌在2018第三屆全國羊肚菌大會主旨報告中直言不諱地指出。
羊肚菌是一種高端國際貿易流通食用菌,但其國際流通量不大,每年高品質的野生羊肚菌歐洲流量僅150噸左右,亞洲包括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的羊肚菌,主要流向歐洲市場。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干品野生羊肚菌流入歐洲市場的每年在100噸上下。隨著我國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領先于國際并得以長足發展,近年來成功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過去幾年,羊肚菌成為食用菌行業的璀璨明星,也是食用菌栽培行業最炙手可熱的項目之一,在媒體的報道和渲染下,不少農戶受其單價高的誘惑,草草從事羊肚菌栽培項目,結果卻往往差強人意,大大出乎投資者的意料。
羊肚菌的發展之路幾乎是瘋狂的,2012年的栽培面積僅3000畝左右,據不完全統計,到2018年秋季全國羊肚菌栽培面積在12-14萬畝之間,市場產品參差不齊,干品收購價格從最初的1800元/公斤下降至900元/公斤,價格下跌明顯,曾經的羊肚菌致富“神話”跌落神壇。種植和養殖是風險極高的行業,而羊肚菌栽培除菌種、種植技術、天氣等外,由于開放式種植病蟲又成為天敵,病蟲害導致的絕產已時有發生,給農戶收益帶來了不確定因素。

(圖:賀新生)
回歸理性 消費市場升級
在2018第三屆全國羊肚菌大會上,讓羊肚菌產業回歸理性成為行業共識。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羊肚菌大田種植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毋庸置疑,中國過去、現在、將來長期是羊肚菌的生產、消費大國毋庸置疑。在2018-2019年度,不少從業者已由過去的大面積規模化發展向追求穩產、高產和高品質方向轉變。
近兩年,羊肚菌消費市場的開發和培養也是不少企業的工作重點,如何讓這種昔日貴族性食材被大眾接受,開拓羊肚菌消費市場,助推羊肚菌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成為每一個羊肚菌從業者必須關注的問題。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發展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隨著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強,大眾消費習慣逐步對初級農產品數量追求變成追求高品質農產品營養安全。
在2018年的羊肚菌市場中,除羊肚菌鮮貨、干制產品外,還出現了“羊肚菌什錦”、“羊肚菌大禮包”和“羊肚菌禮盒”等初級產品和“羊肚菌粽子”、“羊肚菌月餅”等加工產品,均挖掘了不小的消費力。在價格逐漸平民化的未來,羊肚菌精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將是未來市場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消費升級的重要保障。
據了解,2019第四屆全國羊肚菌大會將于4月20-21日在陜西榆林召開,如何布局羊肚菌新市場、洞察新消費將成為大會主題討論。全國羊肚菌大會自2016年起每年召開一屆,已走過了三個年頭,凝聚和團結了一大批羊肚菌產、學、研、政等方面的從業者,成為行業內主流技術研討、信息交流和商務合作最佳平臺之一。2019第四屆全國羊肚菌大會選擇在陜西榆林舉辦,對北方羊肚菌產業發展,特別是南、北從業者的交流與合作將起到推動作用,本次會議重點圍繞羊肚菌的區域化栽培模式、栽培技術及菌種選育、病蟲害防控、羊肚菌餐飲文化、羊肚菌消費與加工等主題進行。除邀請代表國內最高栽培種植和研究技術的專家學者分享羊肚菌種植和菌種技術外,還將邀請烹飪大師及專家為我們分享羊肚菌消費及菜肴創制技巧,并邀請經銷商分享羊肚菌市場營銷等內容。

(圖: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