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黎黎作報告
4月20日,在2019第四屆全國羊肚菌大會“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上,沈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舒黎黎博士從羊肚菌設施栽培溫度環境調控、羊肚菌設施栽培光環境調控 、羊肚菌設施栽培濕度環境調控、羊肚菌設施栽培氣體環境調控、羊肚菌設施栽培環境智能調控等方面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北方羊肚菌設施栽培環境調控等相關問題。
“羊肚菌生長發育環境條件需求是比較復雜的,可以從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等方面簡單介紹一下。”會上,舒黎黎首先介紹了羊肚菌的生長條件,她表示,從溫度方面看,發菌期土溫應在15-20℃、氣溫應在23-25℃之間,原基形成期的土溫應在8-13℃、氣溫應在15-18℃之間,成菇期的土溫要小于15℃、氣溫要在18-22℃之間;從濕度開看,土壤濕度應該達到65%,空氣濕度應達到70-80%;二氧化碳濃度在發菌期應該小于等于0000ppm,原基形成期應該800-1300ppm之間,成菇期二氧化碳濃度應該小于600ppm;從光照條件來看,發菌期應該是弱光20-600 Lx為宜,原基形成期應為散射光600-1000 Lx為宜,成菇期散射光800-1200 Lx為宜。
會上,舒黎黎博士還介紹了羊肚菌設施栽培溫度環境調控等問題。她表示,羊肚菌設施栽培溫度環境調控需要注意保溫及降溫措施。保溫措施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考慮:一是采用多層覆蓋,減少貫流放熱量;二是減少換氣放熱,盡可能減少園藝設施縫隙,及時修補破損的棚膜,在門外建造緩沖間,并隨手關嚴房門;三是設置防寒溝,減少溫室南底角、東西側墻下面的土壤熱量散失;四是減少土壤蒸發和作物蒸騰, 全面地膜覆蓋、膜下暗灌、滴灌。降溫措施要注意通風換氣,外遮陽,蒸發降溫等,其中蒸發降溫包括噴霧降溫和濕簾風機降溫系統。“噴霧降溫系統由水過濾裝置、高壓水泵、高壓管道、噴頭組成。 噴頭將水霧化成10微米以下的小顆粒,可在空氣中直接汽化。噴霧10~30秒,停止工作3分鐘,再用風機將濕熱空氣排出溫室。濕簾風機降溫系統由濕簾箱、循環水系統、軸流風機和控制系統四部分組成,濕簾由箱體、濕簾、布水管和集水器組成。”

報告現場
“除溫度環境調控之外,還要注意光環境調控,要注意不同波長的輻射對作物和溫室材料與環境的影響。”舒黎黎博士表示,300nm波長以下的遠紫外線會促進塑料覆蓋材料的老化,300~380nm波長的近紫外線將對羊肚菌色澤、柄長度、特殊成分合成起作用,300~750nm波長的可見光能夠促進羊肚菌子實體組織生長,800~3000nm波長的紅外線熱能攜帶量大,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遮光和補光措施。
隨后,舒黎黎博士通過實驗數據和具體事例向與會代表介紹羊肚菌設施栽培濕度環境調控、氣體環境調控、環境智能調控等問題,她認為設施食用菌生產的基礎是設施,設施性能發揮的基礎是結構和裝備,前面這些能夠發生的前提是市場開拓好。
2019第四屆全國羊肚菌大會于19-21日在陜西榆林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榆林市人民政府、易菇網主辦,由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政府、榆林市農業農村局、榆林市農墾服務總站、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羊肚菌產業分會共同承辦,由榆林市榆陽區農業農村局、榆林市榆陽區農墾總公司、榆林市馬合農場、榆林市科學技術協會、榆林市農墾農業技術服務站、榆林市餐飲業商會、榆林市科技信息協會、中國菌物學會食用菌專業委員會、中國菌物學會食用菌采后與加工產業分會、陜西省食藥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辦,由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執行。本次大會首次在北方舉行,對羊肚菌的消費升級、區域化栽培模式的推進,特別是南、北從業者的交流與合作將起到推動作用,是我國羊肚菌產業發展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