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江西省安遠縣農村出了新鮮事,原來沒人住的老房子紛紛裝上了新空調大空調,乍看起來真是不可思議,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江西省安遠縣曾是江南萬擔香菇生產大縣,食用菌占了廣東、香港等地市場份額的2/3。隨著當地用林木及木屑的香菇生產退出市場,原來種香菇的數千農戶面臨著生計困難。葉波古種香菇多年,正在愁出路的時候,2002年初,他聽說縣里推廣種雞腿菇免費送空調的事,他一算賬,覺得送空調也還是不劃算。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東頭鎮三排村村民葉波古:“光空調拿給我,說實在的,我還要配套其他設施上去,如果這個技術不成熟,到以后出不了菇,你空調拿給我也沒用。”
和很多農戶一樣,鐘養金有些擔心害怕,除了空調,房子等設備也不少花錢,種菇技術搞不好賠了找誰呢。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鳳山村村民鐘養金:“開始的時候生產上有很大的難度,技術操作上還不到位,開始的時候,就是有一點,大家都有一點怕這個。”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食用菌生產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梅躍明:“大家覺得這個有問題都不要,都政府好急,我們部門也好急。我們找到農戶做工作。”
很多農戶覺得種雞腿菇,建房子等其它配套設施是要花大錢的,買空調才花幾個錢?2003年2月,安遠縣政府耗資90多萬元專門定制的260多臺空調竟白送也沒人敢要。這時,風山村退休校長歐陽觀祥卻覺得雖然還要有消毒鍋等投入,但村里有很多沒人住的老房子,被稱為空心村,如果利用的話,租金很低,裝上縣里白給用的空調就能種蘑菇,技術有部門負責,歐陽觀祥率先從縣里拉回了11臺空調。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鳳山村村民歐陽觀祥:“我這11臺空調就是縣政府為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無償地提供我們農戶的,這個空調要花錢買的話總共要3.5萬多元錢,農戶不種菇的話,那么這個空調呢要完好無損地交還給政府。”
中共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委常委 農工部長 副縣長唐智慧剛:“空心房就是老房子,但是你說它能居住,它也能住,但是這個條件比較差,比較簡陋一些,但是利用這個空心房,加上空調,簡易的就是一個生產房。”
歐陽觀祥只花了2萬多元就把十一個房間改建成了220平米的蘑菇生產房,雞腿菇出菇溫度是15-18度,普通家用空調是不能用的。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鳳山村村民歐陽觀祥:“家庭的空調一般是降到18度,我們這里是要降到五六度或者十三四度,一天好耗多少電,大概1.5匹的空調,每天正常的情況下是12度,是廠家專門做的食用菌專用空調,如果是家庭是不適用的,因為溫度降得比較低。”
種下菌棒之后40天就可以采收雞腿菇,采收2茬菇后就要重新種植菌棒,2003年歐陽觀祥種了4輪雞腿菇,一個空調間凈賺了6千元。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鳳山村村民歐陽觀祥:“毛利可以賺到三分之一,1年下來,光這11個空調能收入六七萬元是有把握的。”
掌握了生產訣竅的歐陽觀祥自己又購置了23臺空調,冷暖兩用,一年四季生產7輪,像他這樣一個空調間約20平米,里面五層架子,40天一輪能產500公斤雞腿菇。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鳳山村村民歐陽觀祥:“一斤平均賣5元錢的話,我一斤雞腿菇成本3元多,1000斤,我就可以賺到2000元錢,那么七輪就是賺1.4萬元,就這一個庫房。”
送空調種雞腿菇賺錢的事很快傳開了,安遠縣原來購置的260多臺空調被一搶而空,空心村老房子裝空調成了當地一道奇特景觀。
中共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委常委 農工部長 副縣長唐智慧剛:“政府出臺政策,只要有這個意向,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我們給農戶無償提供一臺空調,每臺空調都是價值在3500多元。已經提供了260多臺。”
2004年初,群眾利用空心村老房子種雞腿菇的積極性很高,安遠縣政府部門認為鼓勵農戶轉型改種草料菇的目的已經達到,決定停止送空調。鳳山村村民鐘全開始時觀望,結果錯過了送空調這等好事,但又禁不住賺錢的誘惑,他只好自己買了15臺食用菌專用空調,到現在種了5年菇了,心里還是不平衡。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鳳山村村民鐘全:“問了他哪里有呀,他的空調已經分下去了,沒有我的份了,那不買行嗎。”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食用菌生產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梅躍明:“看看人家種了,賺錢了,他心疼了,反過來向我們要空調,這種情況下,我們沒辦法解決,作為縣里面也不可能解決,只有他們自掏腰包,自己買空調了。”
和鐘全相比,當初猶豫不決的葉波古也沒趕上給空調這等好事,自費買了18臺空調種雞腿菇,但他卻很想得開。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東頭鎮三排村村民葉波古:“當時因為政府畢竟是扶持空調呀,全部用下去了等我搞的時候就沒有了,那么我要想搞怎么辦?那只能自己掏錢買了。原來他們政府配套空調的時候,畢竟還有風險的,因為剛剛比較新鮮的產業。比較還有點風險的,像我這個就不存在風險了。”
雖是自費買的空調,但雞腿菇種植技術在安遠縣已經成熟,2004年,葉波古和2個同伴在老房子里種雞腿菇,頭一年就賺了十萬元。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東頭鎮三排村村民葉波古:“我們純利潤就是賺10萬元錢的利潤。”
葉波古這兩年什么也不干了,一門心思和兩個同伴種雞腿菇,還是那18臺空調,今年他加高了層架要種三十萬袋。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東頭鎮三排村村民葉波古:“我們按照目前的情況看,每年每個人就是10萬元錢的純利潤。”
空心村里老房子能用的大多用了,2005年,鳳山村15戶農民又把原來廢棄的老冷庫改建成雞腿菇生產用房,記者采訪時看到,農戶利用空調反季節生產的雞腿菇,經過簡單包裝后,通過客車運到廣東等地上市銷售。
2008年5月31日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村食用菌合作社
記者:“今天打算運多少?”
鐘養金:“今天2000多斤吧。”
記者:“這個車每天都過來嗎。”
鐘養金:“每天都一趟。我們批發13元一公斤,夏天最高價是16元嗎一公斤。”
目前,安遠縣雞腿菇年栽培4千萬袋,生產鮮菇1.8萬噸,政府送空調后很多農戶還自己購進了不少空調。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鳳山村村民鐘養金:“我們是15戶農民,政府給了56臺,免費給我們生產用的,我們自己現在又買了100多臺。”
現在,安遠縣雞腿菇種植從業人員達4千多人,用于工廠化四季生產雞腿菇的空調達3千臺。生產的雞腿菇通過長途大巴或冷藏車運到廣東等地,每年為安遠縣農民帶來了近5千萬元的利潤。
廣州市江南果菜批發市場雞腿菇經銷商李玉炎:“這是我們安遠縣食用菌的一個銷售窗口,在廣州的一個銷售窗口,主要的話銷往周邊的城市,這個銷售點每天銷兩三千斤。”
編導:段旭東 攝像:顏志宏
感謝中共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委宣傳部葉東興 劉雨華 魏麗霞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廣播電視局劉紅光 唐金靈 協助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