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浙江龍泉市、慶元縣兩地各類食用菌經檢驗檢疫出口156批,貨值655.4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7.62%和159.93%,占麗水全1市出口額近八成。其中,龍泉市經檢驗檢疫出口食用菌23批,貨值150.4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0%和248.66%;慶元縣經檢驗檢疫出口食用菌133批,貨值505.0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50.94%和141.62%。出口品種包括各類干鮮食用菌、香菇醬及食用菌提取物等,銷往歐美、日韓、澳大利亞等35個國家和地區。
麗水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態氣候條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內森林茂密,生態環境良好,非常適宜發展食用菌產業。近年來,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幫扶下,龍慶兩地食用菌出口產業“三力齊發”,發展勢頭良好,一直是浙江地區食用菌出口大市。
一是打造“金名片”添魅力。慶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技術發源地,也是全國最大的香菇產地和集散地,被稱為“中國香菇城”,龍泉人工栽培黑木耳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有“中國黑木耳之鄉”的美譽,食用菌產業已成為龍慶兩地農業的第一主導產業。麗水檢驗檢疫局大力開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率先出臺全國首個《推進生態原產地保護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實施意見,并在全國率先推出后續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對獲批產品實行一年一審查,確保產品繼續保持優良原生態優勢。“龍泉黑木耳”、“慶元香菇”這兩張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金名片”,既提高了龍慶兩地食用菌產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及品牌價值,又提高了跨越國際生態、原產地壁壘的能力,成功將生態優勢轉為經濟優勢,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二是建設“大基地”強動力。麗水檢驗檢疫局長期致力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工作,成功創建龍泉、慶元兩個國家級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在此基礎上,麗水檢驗檢疫局積極開展食用菌出口備案基地全域化試點工作,有效解決了出口基地建設要求高、企業自建成本大、基地產能不足、監管難度高、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溯源困難等影響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難題,試點工作成效初顯。目前,慶元轄區1520畝農戶基地成為公共出口備案基地,所產食用菌可以直供企業加工出口,每年可增出口食用菌原料4500噸,企業可節省基地建設費用400余萬元,農戶年均增收超750萬元,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食用菌質量的管控水平。
三是用好 “紙黃金”挖潛力。檢驗檢疫部門通過入企面對面指導、開講堂集中培訓、出臺《2016年-2020年麗水市主要出口產品原產地證書關稅減免手冊》精準服務、創新《產地榮耀》微電影生動宣傳等多措并舉,及時向企業宣貫自貿協定優惠政策,提醒企業密切關注關稅調整情況,鼓勵企業積極開拓與我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市場,運用好原產地證書這一“紙黃金”,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中韓、中澳等自貿協定實施后,對食用菌的關稅銳減或實施零關稅,為食用菌出口企業帶來了紅利,進一步擴大了龍慶兩地的食用菌出口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