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11~14日,國家工廠化香菇菌棒生產技術規范標準起草組成員、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徐麗紅研究員、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李蓉,為制定國家農業行業標準《香菇菌棒工廠化生產技術規范》到遼寧省調研香菇菌棒工廠化生產標準化情況。遼寧省食用菌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喜杰、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劉俊杰和清原縣農村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文敏及清原、新賓、岫巖有關人員陪同調研。
調研人員先后對遼寧省具有特色的香菇主產縣撫順市清原縣、新賓縣,鞍山市岫巖縣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考察及座談,針對遼東山區香菇菌棒生產實際中的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化、智能化應用數據及關鍵技術進行了研討。
清原縣民合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是遼寧省香菇制棒、栽培的先進代表,全程按照現代農業園區運營模式管理,實現了“科研單位(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集約化菌棒生產(龍頭企業)+在統一建設的園區分散式出菇管理(農戶)+統一銷售(龍頭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強,推出遼寧伏季生產優質高價香菇新技術,栽培戶效益可觀。撫順市農委和遼寧省食用菌協會及時召開了現場觀摩、技術推廣現場會。

清原民合食用菌合作社連續二年使用營口正大公司的優質菌袋,破損率及低,得到了調研組的認可。
新賓縣紅升香菇有限責任公司新投資建設的《菇林山莊》占地500畝,計劃投資2000萬元,創建旅游、休閑、垂釣、娛樂、栽培、采摘、食宿等為一體的遼寧省食用菌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基地,實現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
岫巖縣牧牛鎮是全省香菇生產量最大的鎮級基地,全村夏菇栽培規模超過5000萬袋。牧牛鎮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理事長姜百秋的帶領下,具有制種、制棒等先進生產設備,比較重視標準化制袋和栽培,合作社會員達1000余人,實現了示范引領,輻射帶動,良性循環的產業效益。
遼寧省作為全國最大的反季夏菇生產地,彌補了夏季全國香菇供應空窗期,滿足各地區的消費需求。同時,夏菇生產為遼寧菇農帶來了轉好的經濟效益。
為更好地指導全國各地菇農嚴格執行標準化香菇工廠化菌棒生產,標準制定單位調研人員徐麗紅、李蓉從零上20多℃的浙江來到遍地冰雪、零下20多℃的遼東山區,她們冒著嚴寒,認真細致調查,嚴謹、認真核定標準內容,以更詳實數字化、更準確度滿足生產基地需求,促進全國各地香菇菌棒工廠化生產向標準化、規范化健康有序地發展。